初中传统文化校本教材.pdf

  1.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单元 四书选读 单元引言 《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著作的总称。从中,你 可以看到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 也可以领略先贤待人处事的原则方法。 也许它的 辞藻算不得华丽,篇幅也称不上煌巨,但自元至清, 《四书》均为科举取士的标 准书目。也许你知道“半部论语治天下” ,但你可曾真正体会过孔夫子的处事之 学?也许你常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你又是否真正了解孟子的哲学神韵?我 们何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又如何以“中庸之道”完善自身之修养?《四 书》将带领我们走进儒家的殿堂, 穿越千年鸟瞰那根植于文化传统的 “礼仪仁孝” 之道。当我们在字里行间叹服先哲智慧的深邃, 品味上古之礼的悠远, 我们会发 现,圣人与我们并不遥远。 第一课 《大学》一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 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 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 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 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 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 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明明德:明,阐明、发扬。明德,人所固有之德。 亲民:亲,和“新”字通用。亲民,革除旧习,助人不断自新。 至:极。 知止:知道所要达到的境地。 定:立下志向。 静:心不妄动。 安:居处安稳。 虑:思虑周详。 得:得到至善的境界。 致:研究、探究。 知:知识。 格:推究、研讨。 物:事物。 一:都,一切。 在我国古代的传说中,有一个部落的领袖叫禹。当时,黄河流域洪水泛滥, 人民深受其害。部落联盟的领袖舜就派禹去治理洪水。禹为了解除人民的痛苦, 告别了新婚的妻子,领导人民疏通江河,引水入海。在治水的十三年里,禹三过 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水患。因治水有功,被舜选为继承人。起初,禹不肯接 受。舜十分感慨地说: “你是一个贤能的人,既能勤劳地治国,又能节俭地持家。 你谦逊而不自满,踏实而不浮夸,真是了不起啊! ”禹注重自身修养,克勤克俭。 舜死后,禹成为了部落联盟的领袖。 《大学》开篇便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又提出了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其中, 修身是最根本的一条。修身就是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自身素质 不仅指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获得的知识,也包括良好的品性。 只有自身修养提高了,才能管理好家庭,进而治国平天下。上自君主,下 至贫民平民百姓,都要以修身为根本,否则,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 是不能做好事情的。 第二课 《大学》二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 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 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 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 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 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 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疾:迅速。 舒:缓、节约。 发身:完善自身修养。 府库:政府的仓库。 非其财:不是君王的财富。 孟献子:鲁国大夫,

文档评论(0)

二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