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云山青少年第二课堂建设项目建议书.doc

卧云山青少年第二课堂建设项目建议书.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昆明卧云山青少年第二课堂教育实践基地 (暂定名) 项目建议书 2014年12月1日 1、 本项目建议书由项目发起人编写,作为项目立项的参考O 2、 本建议书只作为投资合伙人对项目了解参考之用,不作 为对政府有关部门的扌艮批文件。 3、 此格式为项目发起人根据本项目实际情况情况编制,与 正式报批建议书相比,或许有疏漏,具体以实际情况为准, 对外仅做参考。 4、 所作要求由项目发起人负责解释。 一、项目名称 昆明卧云山青少年第二课堂实践基地(暂定名) 二.项目承办方概况与项目背景 1、 承办单位概况 项目发起人拟联合几名投资人成立有限责任公司(法人), 作为项目开发、运营主体。项目发起人以位于昆明卧云山旅游度 假区内的项目拟建地块的使用权估价入股,项目投资人以拟投资 金作为股本,具体股份比例以公司出资协议书为准。 2、 项目背景 探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有利条件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城市出生成长的青少年,已经很少有机会接触自 然、了解自然,更是对很多农业知识严重缺乏,基本上处于''四 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状态。而本项目的实施,首先可以为昆明 城里的青少年提供一个走进自然、认识自然的好去处。青少年劳 动实践基地依托昆明卧云山良好的生态条件建设农场,拟建设果 园、菜园、养殖场、养蜂场等等,是学生参观学习和了解农牧业 生产知识的绝好场所。基地还计划专门为学生开辟了近20亩的 实验用地,学生们可以在这里自己动手开荒种地,栽植树木。基 地还定期举办绿色食品讲座、果树科技讲座、森林防火知识讲座、 野外生存训练、水土流失防治讲座、参观农业科技园、对农业历 史演变及现状进行调查、参观苗圃、观看植物生长过程、变化等 等活动,处处体现了“劳动实践”的特色,成为名符其实的绿色科 技实践基地。实践基地的活动贴近学校和学生的需要,贴近大 自然的杯抱,一定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师生青睐。来到这里一定会 融化在田园般的自然美景中,在获得科技实践和劳动实践带来的 技能体验的同时,获得一份投身到自然怀抱中才能有的心灵的洗 涤、感悟和升华,收获一生难忘的实践体验。同时,能提高青 少年的动手实践能力,有利于将课本知识于实践更好的结合,更 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2、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⑴自然条件 项目拟建设场地位于昆明卧云山旅游度假区,距离昆明主 城31km,全程柏油路面的旅游专线,处于昆明市西山区内的黄 金旅游圈内,区域内森林覆盖率高达94. 3%,整个地块地势平缓, 地块为红色砂岩,粉土为主。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地势东高西低。 海拔在1670—2527m之间,相对高差为857m,属高原地貌特征, 立体气候明显。属北亚热带半湿润季风高原气候,年平均气温在 12—15°C之间,年平均日照数为2200小时左右,年均降水量约 为1800毫升,霜期为147天左右。 (2)社会及经济条件 卧云山位于昆明市西山区团结镇辖区,是一个汉、彝、苗、 白等少数名族聚居区,名族文化丰富多彩,周边农家乐、山庄、 拓展、养老等旅游时尚项目较多较成熟。在昆明周边地区是最早 进行旅游开发的地区。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 根据昆明十二五规划,西山区团结镇发展的方向是:突出生 态文化、民族文化精髓,以建成生态旅游、田园观光、特设农业、 城市休闲、养老安居、高尚住宅、教育培训、会议会展等产业为 主导地位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升和完善现有旅游设施,整合现 有旅游资源,努力拓展影视、动漫、游戏产业。聚集文化产业实 体、产业精英,加快建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具有 西山特色的文化产业构架。创新机制,强化产岀,不断扩大文化 GDP的比重,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同步健康快速发展, 使团结人民乃至更广阔的群体更多的享受民族文化产业成果。打 造布局合理,将山水功能融于科技、建筑美观融于自然的现代化 生态新城、低碳新城;打造融民族文化、生态文明于一体,商、 旅、文互动的团结文化品牌。 我们认为,实现古今融汇贯通、民族特色彰显、生态文化突 出,必然要在民族文化、社会文化、生态休闲三大文化产业群上 做好文章,在重大项目推动上打牢基础。 ⑴推动民族村寨资源整合,打造民族文化产业群。 结合全域城镇化〃迁村并点〃,引导民族村寨向主要居住区集 中,整合成为民族风情小寨。利用团结地区几百年来形成的独特 民族文化和风情,对本地区的民族文化进行大力宣传和推广,建 立起以民族文化为主体的民族文化旅游、特色产品开发、相关历 史文化氛围的娱乐表演、标志建筑等系列文化产业项目。通过 史文化氛围的娱乐表演、标志建筑等 系列文化产业项目。通过 举办与民族文化有关的各类节庆、会展活动,展示团结的民族文 化魅力,真正打响〃民族风情小镇〃品牌。 ⑵挖掘社会团体和民间力量,打造社会文化产业群。 利用本地区昆明传统剧种、地方特色剧种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