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长江级阶地湖沼相沉积区发生区域性地表沉降的成因分析湖沼.doc

武汉长江级阶地湖沼相沉积区发生区域性地表沉降的成因分析湖沼.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武汉长江一级阶地湖沼相沉积区发生区域性 地表沉降的成因分析 一、 概况 2010 年以来 , 武汉长江一级阶地、汉口地区陆续发现区域性地表沉降 , 其特点如下 : 1、 分布特点 1)青年路以西 , 建设大道以北至汉口火车站——以王家墩中央商务区为中心的片区; 2)青年路以东 , 建设大道两侧 ( 黄孝河沿线 ), 至香港路、三眼桥一带的片区 ; 3)黄浦大街以东 ( 北), 建设大道、二七路至后湖大道—泛后湖片区。 2、 沉降变形特征 (1)普遍表现为地表沉降——地面以下、浅部地层固结(含水层为填土、淤泥或淤泥质土——地下水类型为上层滞水) ; 2)发生不均匀沉降的部位:多为主体结构与附属结构结合部(即不以填土或软土为地基(桩基)的主体结构与以填土为地基(天然地基)的附属结构如散水、门厅、门前台阶等,或主体结构为桩基、外加结构为浅层天然地基之间的结合部) ; 3)室外道路、绿地也普遍不均匀下沉、地坪开裂 4)目前已出现的地面沉降量(沉降差)普遍小于 10cm,一般在 3~5cm 内,最大可达 30cm。因其发生的范围很大,出现的点位很普遍,使人们感觉问题很严重。 5)从目前已发生的情况评估:大多数点位的主体结构没有被伤及,所以“主体结构是安全的”。个别情况下,附属(外加或后加)结构连接不合理时可能存在主体结构危险点。个别点位因装修面板开裂存在安全隐患。 6)沉降具有明显的区域性 (几十平方公里 )和延时性 (约从 2010 年以后 ,至今仍在发展 ); 同时表现为明显的浅表变形和水平与垂直方向上的不均匀性。 1 二、区域性地表沉降的成因分析 1、沉降区的地质背景条件 沉降区均处在长江一级阶地的湖沼相沉积区—长江发展历史上的湖溏区 ( 漫滩沼泽分布区 ), 原始地层为地表以下即是淤泥或淤泥质软土 , 其厚度较大 ( 几米、十几米至 20 余米不等 ) 。作为建筑场地后进行大片的人工填土 ( 厚度 3~5m甚至十余米不等 ) 。填 土和软土均为欠固结、高压缩性土层,其时代为 Q4- 新近(约为 3000 年以来)。 普遍具有两层地下水——含在人工填土和淤泥及淤泥质土中的“上层滞水”和下部 粉细砂中的 “承压水”。两层水之间普遍存在粉质粘土 (相对隔水层) 或粘土(隔水层),当中间隔水层出现尖灭(不连续)时,两层水会发生“越流”相互补给; “上层滞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一般不受长江补给,下层“承压水”与长江有密切水力连系, 主要与长江有互补关系。 2、宏观成因 1)内因——浅部新近堆积的欠固结地层(人工填土和淤泥质软土)在“自重”条件下压密沉降或排水固结沉降。比如淤泥质土之上有 5m厚的人工填土,就相当五层楼房荷载压在高压缩性软土之上,其较大沉降必然发生,并且会持续很长时间;同时,未 经压实的人工填土自身也会因降水或浸水作用而自沉; 2)深基坑排(降)水,导致“上层滞水”被疏干或承压水位(头)下降是产生地表沉降的外因; 3)历年大量深基坑巨量降、排地下水,导致较大范围的地下水位下降是造成区域性沉降的人为原因; 2003 年以来长江水位持续降低,导致江水对地下水的补给量大大减少,是形成区域性地下水位下降的自然原因。 2003 年之前,基坑虽已大量降水,但多为一层地下室,降深不大,加之长江水位较高,承压水受长江补给量大,水位尚能维 持; 2003 年之后,长江水位逐年下降,基坑降水量却大大增加,两者迭加,必然导致 2 承压水位大幅下降(图 1)。 26.8m 21.0m(高程) 长 江 21.0m(高程) 长 江 19.0~20.0m 长江补给地下水 A 动储量 A -15.0m B B 地下水补给长江 11.0~12.0m 静储量 C a、2003年以前 b、2003年以后 图 1、2003 年前后水动态示意图 3、微观机理——排水固结(太沙基“有效应力”理论) 1)饱和松填土、淤泥或淤泥质土失水固结沉降量很大、且沉降很不均匀; 2)正常固结的粉土、粉质粘土失水固结沉降量较小,沉降较均匀; 3)正常固结的饱和砂土、承压含水层水压降低后固结沉降量很小,沉降均匀; 4)超固结老砂层、粘性土夹碎石含水层等失水固结量极小,沉降量等微乎其微。 三、长江水位下降和汉口某些片区承压水位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 1、2003 年三峡工程开始发挥调洪功能以后,武汉长江水位再也没能达到 98、99 年水 35.00 位(如图 2)。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00  2000 年前汛期洪水位 (28.00m) 4.0m 2003 年后汛期洪水位 (24.00m) 2000 年前承压水位( 19.00m) 8.0m 历年枯水期最低水位( 14.00m) 2009 年后承压水位( 11.00m)

文档评论(0)

zdq173053849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