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统文化开发利用及保护调研报告
一、前言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市场经济的竞争性,使得资源的
优化配置得以实现。因此,我们要保护并复兴传统文化,必须引导传统文化适应市场经济制度
。只有在坚持传统文化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前提下,传统文化的保护
与复兴才可能实现。要想保护并复兴传统文化,我们必须开发传统文化,实现传统文化的经济
价值和社会价值。因此我今天抱着这一态度,展开了对我国传统文化开发利用及保护情况的调
研。以便得出保护、开发、复兴传统文化必须坚持何种经济模式?同时在开发时要怎样才能丰
富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使之符合我国通行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和道德标准。
二、传统文化开发利用现状
1、 中国共产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共要领导并长期推动传
统文化的保护与复兴。党要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特别是要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
力。党要坚持并完善科学执政方式,健全民主集中制,推动党在推进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复兴上
的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党要积极制定并颁行有利于推动传统文化保护与复兴的意见和决定
。
2、政府要积极引导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制度相适应,加大财政投入,培养能够传承传统
文化的人和民间团体。要制定传统文化的保护、开发与复兴战略,扎实稳步推进战略决策的落
实。要加强立法,提到立法的质量,运用法律手段推动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复兴。要加强宣传、
教育,提高行政效率,彻底扫除制约传统文化保护与复兴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等瓶颈。要坚决
打击假借传统文化之名宣传封建、资本主义落后意识的人和组织,及时向人民群众释清保护与
复兴传统文化的原因和意义。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向海外人民推广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价
值观。
3、全社会要形成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荣的观念,坚持了解传统文化,自觉抵制西方落后思
想和意识的侵蚀。要积极宣传传统文化,提升传统文化的知名度和认可率。要自觉学习并推广
、传播传统文化,坚持用传统文化约束自己的行为,切实做到“立德立功立言”。在市场经济
中,积极在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产品上消费,提升传统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要延长传统文化
的产业链条,对传统文化要深
加工、细加工,扩大其市场份额。要不断丰富传统文化的内涵,坚持发展创新,坚持与
时俱进。
三、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是做好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的前提
1、在开展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中,将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纳入各级党委、
政府的规划之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职能部门尽职尽责,使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得到有组织、
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只有把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积极规
划实施,才能充分调动各有关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认真组织做好民族传统文化的
传承与保护工作。实践证明,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是做好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前
提条件。
2、合理开发利用物质文化遗产,以传承为核心,以产业为纽带,培育一批物质文化遗产
产业市场,实现物质文化遗产的振兴价值。通过实施文化经济政策保持民间艺术,特别是手工
艺生产企业走向市场,吸引社会资本投资与开发物质文化遗产产业,促进物质文化遗产产业的
发展。积极支持开发民族民间特色产品。如德钦县民族银制品厂,香格里拉尼西乡制陶业,州
藏药厂,藏族、傈僳族等民族手工毛纺制作,尼西、奔子栏一带的木制品生产。不仅取得了很
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而且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形成了良性的互动产业链。
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州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
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一些新的问题也逐渐产生,如流失严重、后继乏人、投入不足、资金紧
缺、人才匮乏,受外来文化的冲击,缺乏保护意识等。当前,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面
临着诸多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一)对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的重要性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民族传统文化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是民族智慧的结晶,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各行
各业、社会各界的倍加关爱和保护。在调查时发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中还存在重
视不够和工作不到位的问题,许多工作还停留在申报、
命名和调查材料的存档上,工作相对滞后,一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已处于濒临消失的境界
,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二)民族传统文化的抢救、保护、传承形势十分严峻
1、缺乏整体性的保护规划。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低钠血症的中国专家共识(2023)》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初中语文通用版 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公式化模板 + 完整版提分攻略).docx VIP
- 期刊合作办刊协议书.docx VIP
- 驭胜s350维修手册及电路图n351整车电路图全.pdf VIP
- 混凝土热工计算软件.xls VIP
-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计划.docx VIP
- 八 观察物体(二)(单元教学设计)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2025版.pdf
- 七上语文常考必背重点知识梳理总结(答案版)【2024新版】.pdf VIP
- 最全面总工会招聘考试工会知识模拟试卷及答案(共五套).docx
- 2020年总工会招聘考试工会知识模拟试卷及答案(一).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