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学校项目推进月纪录表.pdf

(项目管理)学校项目推进月纪录表.pdf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项目管理)学校项目推 进月纪录表 正门屏 风华 扬起求知风帆谱写做人华章 1947 年,一个特殊的岁月。社会民生凋敝,失学青年众多。风华的前身 —— “上海市私立兴慈中学”应运而生,成为沪上第一家由佛教人士创办的中学, 从此,揭开了风华跨越世纪的办学旅程。 兴慈、粹文、新幼师附中、东方红五七,四股办学溪水汇成了风华扬帆的波涛; 像仪港、共和新路、宝山路,大宁路,四个校址校舍勾勒了风华不同的风貌。 让生命在高质高端中延续与张扬 颜慧芬 生命,是一粒发芽的种子。 风华,从无到有,是一种教育生命的萌发与发展; 风华,从小到大,是一种蓬勃生命的张扬与壮大; 风华,从粗到精,是一种伟大生命的提炼与提升。 生命,构成了风华的基本细胞;生命,成就了风华的发展源头。从某种意义 上说,风华走到今天的辉煌,是教育生命富有活力的结晶,也是学校自我完善的 见证,更是所有师生不懈奋斗的创造。 “学会做人,学会求知,让生命焕发活力”,风华的校旨,勾勒了学校教育 的精华,凝聚着培育新人的价值。在今天,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学校进步,三 翼齐飞,就是一幅风华现在的运行图,也是风华未来的大宏图。学校教育的生命 的细胞在于学生,学校教育的生命的中枢在于教师,唯有学生和教师的全面成长 与发展,才有风华的正茂与昌盛。教育是以人为本的事业。教育的起点、对象、 过程与归宿,都必须着眼于有血有肉、有思想、活生生的人,有了人的发展,才 有国家、民族的发展,才有世界文明的发展。通过素质教育的途径,最终要落实 人的目标,从基本层面上讲,每一个个体的人,应该生活有质量,能力有特长, 生命有价值。 教育,总是走向未来的。基于此,我们提出了实施“走向未来的教育”的办 学思路,就是以社会需求为轴心,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师发展为基,以适应未 来生活为准,从而奠定生命延续的高端,实现生活质量的张扬。 60 年的风华,是一座丰碑,扬帆是你的性格,华章是你的本色。 60 年的风华,是一个新界,创新是你的再生,未来是你的前景。 风华的教育生命与岁月同在,风华人的鲜活生命与日月同辉。 教育,是一棵生命的大树。 (上海市风华高级中学校长) 卷一:办学历史溯源 私立兴慈中学 私立粹文中学 粹文初级中学 (共和新路像 (共和新路像 (后改为共和 仪港) 仪港) 新路) 1955——1956 风华中学 迁址 风华中学 (共和新路) (大宁路) 2004 新幼师附中 东方红五七学校 原风华中学 (宝山路) (宝山路) (宝山路) 延续的校史 绽放的初容 风华中学前身——兴慈中学简介 1946 年秋,法藏寺住持兴慈法师,鉴于当时社会民生凋敝,失学青年众多, 先在寺内设立慈光补习学校,后又献出坐落在共和新路像仪港 32 号(今共和新 路 1700 弄 49 号)的家庙“一心兰若”,命其弟子惟云创办一所中学。 1947 年 1 月,校舍基本建成,挂牌 “上海市私立兴慈中学”,成为沪上第一 家由佛教人士创办的中学。沪上名流章士钊、屈映光等十八人组成校董会。同年 2 月,学校开学,设普教高中、初中两部,

文档评论(0)

qicaiy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