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原因探析
发端于 20 世纪 50 年代初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伴
随着共和国坎坷的步伐,走过了它兴衰跌宕的历程。至 70
年代末结束时,已有近 1800 万城镇知青被下放到农村。它不仅改变了一代青年的人生道路,还牵动了亿万城乡居民的切身利益。它虽“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而趋于沉寂。但是,它留下的历史震荡还没有完全消失”①。那么发动这场运动的缘由何在呢?笔者认为,这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特有的历史现象,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具有历史必然性。
一、解决城镇中小学毕业生升学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共同纲领》的规定,中国政府对
旧有的教育体制、机构等实行了改革,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
的发展,但是由于经验不足等原因,“教育事业的发展缺乏
计划性,盲目性很大,原来各级学校不合理的比例尚未能基
本改造过来,小学发展过多,高等及中等专业学校发展较
少”②, 1953 年对中小学进行了整顿和巩固,压缩了初中
小学的招生人数,结果,是年未能升学的总数由1952
年-
10 . 2 万人上升到 1953 年的 213 .4 万人。此后,从
1953
1
年到“文革”发动前的 1965 年,除 1958 年外,我国小学毕业生不能升中学,中学毕业生不能升大学的总人数都在
万以上。
大量学生不能升学,又必须安置,面对这种形势,《人
民日报》于 1953 年 12 月 3 日发表了题为 《组织高小毕业生
参加农业劳动》的社论,提出“引导农村高小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乃是解决他们的出路问题的基本办法”。这可以说是日后波澜壮阔的上山下乡运动的源头。以后几年形势日益加剧,一些城市由于升学就业问题处理不当,引发了青年学
生请愿闹事事件。 1957 年 2 月 18 日至 4 月 14 日,刘少奇
从北京出发,沿京广线南下,做了 56 天的考察,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其中在长沙中学生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
经刘少奇审定后发表在 1957 年 4 月 8 日的《人民日报》 上,要点是 : “今年高中毕业生大部分升学、 小部分不升学, 初中和高小毕业生部分升学、大部分不升学的情况,是正常现
象”,“在今后一个很长的时间内,总的趋势将是有更多的小学和中学毕业生不能升学,必须参加生产”,“就全国说
来,最能容纳人的地方是农村, 容纳人最多的方面是农业”。
这篇社论实际上代表党中央向知识青年发出了下乡务农的
指示,在千百万中小学毕业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60 年代初,三年困难后的调整,使得未能升学的人数又一次攀升。“文
革”爆发后,从 1966 年下半年开始到 1968 年,各地学校
2
基本停课,大学不招生,工厂基本不招工。这三年积压的初
高中毕业生(“老三届”)全国约有 1000 多万人,成为复
课的障碍。知青上山下乡再次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1968 年
12 月 21 日,毛泽东发出“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口号,
全国出现了一个上山下乡的热潮。
二、解决城镇就业难题
1956 年底,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绝对支配地位。原本可以通过发展个体经济、小集体经济等多种经济成份来拓宽的就业渠道被堵
死,致使城镇青年就业门路越来越窄。 1952 年城镇个体劳
动者人数有 883 万人,到 1978 年减少到可以忽略不计的 15 万人③,政府几乎找不到缓解就业压力的途径。同时,“一
五”时期的城镇就业政策,伴随着“三大改造”的进程,也作了相应的调整,对劳动力实行统包统配,造成了待业人员对国家的依赖。实际上,国家既统不了,又包不起,许多人
消极地等待就业, 而许多行业又有待开发, 造成有人无事干,有事无人干的怪现象。 1950 年至 1955 年,全国登记失业人数分别为 36 .6 万、37 万、24 万、43 .9 万、11 .9 万、5.4万,但 1956 年猛增至 102 .5 万④,这清晰地说明了就业
政策的调整给城镇就业带来的影响。从产业结构来看,优先发展重工业,高积累,也大大限制了城镇就业容量。新中国
3
成立后,限于当时的主客观条件,选择了一条优先发展重工
业的道路。由于战略重点向重工业倾斜,除了“一五”时期
和 1963 至 1965 年三年调整时期外,重工业占国家投资比重,都在 50 %以上, 比苏联还要高 (苏联重工业投资比重最高时期不超过 40 %)。这种产业结构导致了资本对劳动力的排斥。根据统计分析 :每亿元投资, 用在轻工业能容纳劳动力
1.6 万人,用在重工业只能容纳 5000 人。在新中国成立后
近 30 年的时间里,在第一、二、三产业关系上,重生产,轻流通,轻服务,片面强调城市的生产性质,忽视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导致了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甚至停滞、萎缩,这就大大限制了城市对人口的吸纳能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矩阵的秩以及其应用.docx
- 码头初步设计参考学习材料.docx
- 礼仪以及实训.docx
-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习题.docx
- 祖国读后感500文字.docx
- 离婚协议书范例律师整理版.docx
- 秋冬季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总结.docx
- 童年读书笔记记录范文摘抄.docx
- 第九章节国防动员的实施参考学习材料.docx
- 第二章节毛细现象.docx
- 2025年刹车鼓合作协议书.docx
- 2025年数控雕刻机项目发展计划.docx
- 2025年煤层气(煤田)合作协议书.docx
- 2025年食品用类似原料项目发展计划.docx
- 2025年磁过滤器项目发展计划.docx
- 宏观研究-2025年下半年宏观经济展望:经济新叙事,久久为功之-平安证券[钟正生,张璐,常艺馨,范城恺]-20250714【43页】.docx
- 2023年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西街街道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3年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花寨乡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带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花寨乡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及答案详解一套.docx
- 2023年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西街街道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最近下载
- 电力调度数据网络接入技术规范及网络拓扑图.doc VIP
- ZZGA高频开关整流器使用说明书.doc
- 危重患者院内转运PPT.pptx VIP
-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课件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VIP
- 《科学发展观》课件.ppt VIP
-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课件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VIP
- 2022年西安市灞桥区事业单位考试真题.docx VIP
- 【课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课件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VIP
- 2024西安市灞桥区事业单位考试笔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福建专升本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思维导图).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