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胡适——近代史.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胡适 ——罗志田《再造文明的尝试:胡适传》读书笔记 胡适因提倡文学改良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是五四运动的核心人物之一,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如果没有读罗志田先生的《再造文化的尝试:胡适传》,估计我对胡适的印象就会停留在这里。我只把胡适当成历史书中的一个名字,历史上的一个雕塑,中国千万革命前辈的一个影子,并不能算一个有着鲜明的生活痕迹的人。 然而,提起鲁迅,我们学过他的文章“百草园”、“社戏”、“故乡”、“孔乙己”、“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雪”等,分别取自他的小说集《朝花夕拾》、《呐喊》以及散文集《野草》等。我们能理解鲁迅的家庭背景、儿童生活以及留学经历,我们可以在读文章的时候与他产生共鸣,一起品味他的快乐、恐惧、愤怒与怜悯。我们甚至知道他的故乡与家人,鲁迅就像一个陪伴我们成长的朋友,我们分享他的生活经历,也汲取他的精神财富。同为五四运动的核心人物以及新文化运动的领袖,胡适却像一个我们不甚了解的路人,貌似万人瞩目却并不被了解。这种鲜明的对比的情况其实有其政治原因,胡适坚持革命多年,却在新中国将成立之际搭上蒋介石的飞机去了美国。虽然胡适批评国民党以及蒋介石的并不少,但他的这一行为被认为是在国民党以及共产党之间选择了国民党,因此与共产党越走越远。他的儿子胡思杜也写文章批判他是“反动阶级的忠臣,人民的敌人”,后来形成的全国性的“批胡”之风也是异常猛烈。他一生都致力于让自己的文章清楚浅显,也以此著称于世,然而这位最希望被世人所理解的思想家又是最让世人读不懂的。他曾经感慨许多他费尽心血所作的文章不被世人看重,随意为之的作品却常多得喝彩。何止胡适的文章,他的精神与思想又有多少人懂? 虽然胡适被蒋介石接去了南京,但他热爱和平,反对一切暴力的思想让他对国民党也不能赞同。他说过20年不问政治,国民党与共产党之间,他只想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思想”,并不支持国民党抑或共产党中的任何一个。他反对北伐,反对将末代皇帝赶出宫,指责蒋介石“生平从来不懂什么是民主,就应该到民主的私塾里上学,好好用功进修一下”,坚持民主选举总统等。他始终认为自己不进入国民党政府体制,不当国民党的官,就可以扮演一个中立者、一个诤友、承担一个说公道话的角色,但是蒋介石的独裁也让他在理想的道路上行进得越来越艰难。胡适当年在台湾努力提倡的自由民主虽然不如资本主义国家建设那么好,仍有很大的深化的空间,但是如今已经基本实现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习惯,就像阳光、空气与水一样,大家都需要它。胡适不仅在政治上利用一切机会运用自己的地位与能力,对国家民族作出尽可能多的贡献,而且在学术上也影响深远。他提出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方法令人深思。他饱读诗书,涉猎中国古代哲学、地理学、禅学等多个领域,领导了致力于思想解放的伟大的新文化运动,不愧为“前空千古,下开百世”的一代巨匠。思想上胡适提倡个性解放和妇女解放,主张思想救国和教育救国,体现了中国革命先驱难能可贵的世界眼光和中国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作为北大的第二任校长,胡适为中国建立世界上一流的大学甚至教育事业耗费了不少心血。 胡适是20世纪中国文化史、思想史上的英雄,从二十几岁起就一直处于媒体的关注中,人们对其褒贬不一,歌颂他作为新文化的战士以及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代表的丰功伟绩,批评他与共产党越走越远的选择。然而,我认为,胡适逝世时,蒋介石送的挽联上的“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应该是比较确切的评价。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