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温庭筠的咏史怀古诗.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温庭筠的咏史怀古诗 又是一学期结束,上了一学期的《诗词与人生》课,我感触颇深,在课堂里,通过老师详细讲解关于恋情闺怨、离情别恨、故国哀思、羁旅乡愁、绘景咏物、怀古感世的古诗词,我觉得自己在这些古诗词中能陶冶性情,增加生活情趣,提高鉴赏能力,也深深体会到古代诗人从他们的诗词中品读出他们的人生感悟。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我想来谈谈温庭筠的咏史怀古诗及其人生。 温庭筠作为晚唐咏史大家之一, 其咏史怀古诗独具特色, 显示出了不同凡俗的思想价值和艺术水准, 为咏史这一体式的成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温庭筠 (约812—870),唐代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汉族,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年轻时苦心学文,才思敏捷。晚唐考试律赋,八韵一篇。诗词兼工,诗与 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词与 韦庄齐名,并称“温韦”。他主要活跃在文宗、武宗、宣宗、郭宗四任皇帝统治期间, 此时的大唐江山已趋末日,文人士子时运艰难。温庭筠咏史诗在诗歌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位,他咏史诗中所蕴含的讽喻精神,表露出诗人对时政的热切关注。其乐府体咏史诗,寄寓鉴戒讽刺之意,所以获得了很高的评价。温庭筠的咏史诗分为四部分: 抨击揭露,以古喻今,探求历史兴亡规律的作品; 反对割据,颂扬统一,张扬民族大义的作品; 缅怀历史,追慕前贤,歌咏英烈的作品; 以诗表意,真实表现自己的理想和怀才不遇,理想无法实现的愤懑的作品。从这些哀叹和感伤中表达出温庭筠在不同时期对历史兴亡规律的探求和思考。《达摩支曲》、《马嵬驿》、《过华清宫二十二韵》、《过孔北海墓二十韵》等便是此类作品。 达摩支曲 捣麝成尘香不灭,拗莲作寸丝难绝。红泪文姬洛水春,白头苏武天山雪。 君不见无愁高纬花漫漫,漳浦宴馀清露寒。一旦臣僚共囚虏,欲吹羌管先汍澜。 旧臣头鬓霜华早,可惜雄心醉中老。万古春归梦不归,邺城风雨连天草。 这首咏史诗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缘情造境,多方烘托。诗的主旨在于揭示高纬亡齐的历史教训,开头四句和结尾二句都是为渲染亡国之恨而层层着色的: 先以麝碎香存、藕断丝连的比兴,写相思的久远; 再用蔡文姬、苏武羁留匈奴的典故,写故国之思的痛切; 而在叙述北齐亡国的血泪遗事之后,以“邺城风雨连天草”的衰败景象,抒写后人的叹惋感伤。这样反复地烘托渲染,从时间、空间、情思各方面扩展意境,大大丰富了诗的形象,增强了抒情色彩和感染力量。 温庭筠咏史怀古诗的总体风格特点。 (一) 雄奇壮伟、秘丽富艳 温庭筠的乐府类咏史怀古诗,主要师法李贺, 设色奇绝,想象奇特, 意象铺设繁密, 但境界上又未达到李贺的奇诡幽冷,反而形成了自己雄奇壮伟、秘丽富艳的风格特征。如《昆明池水战词》一诗, 取材于汉武帝凿昆明池教习水战出兵讨伐昆吴夷之事, 温庭筠在此诗中任想象驰骋于天地之间, 同时幻想与夸张并行, 描述了昆明池的神兽气震山河的气势,用“赤帝龙孙”来表现这种移山填海的威力。“雷吼涛惊白石山,石鲸眼裂蟠蛟死”,用一种夸张、奇诡的想象力体现吞吐洪荒与天地的伟力, 这种伟力致使溟池、海浦都喧哗不已。“青帜白族相次来”、“箭羽枪缨三百万,踏翻西海生尘埃”,集中笔墨写汉水的军楼林立之声威以及箭雨连天的壮势。 (二) 慷慨悲凉、沉郁顿挫 面对动乱的社会, 遭遇坎坷的人生,温庭筠的近体咏史怀古诗中,更多表现个人愤怒不平的情感,因此他的近体咏史怀古诗呈现一种慷慨悲凉、沉郁顿挫的氛围。温庭筠这种负才而又未被重用,无力挽救国家颓败的情思,在《过陈琳墓》一诗中反映得尤为明显: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独怜君。 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这首诗是诗人在经由古人墓地时有感而发。作者自己与陈琳神人相惜,故而写这首诗凭吊,但都是概叹自己命运不公的情绪,并非单纯的凭吊古人。即如赵臣瑗所说:“题是吊古,诗却是感遇。”温庭筠曾得罪于令狐绹,终不得志,而陈琳曾经为袁绍写檄文而得罪了曹操,但是却能得明主赏识。不管在生活中他的举止行为多么“不修边幅”,但作为名门之后的他同样渴望被赏识。陈琳曾冒犯曹操,然曹操大肚能容反以重用,而温庭筠冒犯宣宗无官被贬,心中不免感叹。因此在经过徐州下坯陈琳墓时,感慨自己与陈琳同遇不同命。 温庭筠咏史怀古诗的艺术表现手法。 (一) 铺叙陈列、擅于设色 这一表现手法在其乐府类咏史怀古诗中运用的比较明显。温庭筠温庭摘乐府体咏史诗善于铺叙景物, 保持客观的态度, 蕴含诗人的沉思。与此同类的作品, 如(雉场歌)、(走马楼三更曲)、(吴苑行), 诗人都以第三者的立场描写衰亡景象, 烘托感伤之意。如《春江花月夜》中描写隋炀帝乘龙舟游扬州的豪奢场景,诗人笔底生花,运用“锦帆”、“珠翠”、“哀茄”、“千里涵空”等大量富丽豪奢的意象, 给人一种奢美的视觉享受。然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