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9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6课三国鼎立教育.doc.docx

2019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6课三国鼎立教育.doc.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16 课 三国鼎立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主要介绍了国家从东汉末年的四分五裂到局部统一的过渡时期的历史。 三国鼎立是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的必然结果, 但它的形成实现了几个大范围的 局部统一,为学习“西晋的统一”的奠定了基础,体现了知识的延续性,起着承 上启下的历史作用。 二、课程标准 知道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及这三者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时间、经过和历史意义,探 讨曹操在这两次战役中的胜败原因。 掌握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及经过。 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讨论和探究式学习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质疑、讨论、分析,探究历史知识,了解三国统治 者采取的发展经济的措施, 理解三国鼎立的历史进步性。 提高分析历史现象、 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和通过现象看本质的评价重大事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三国时期英雄人物的优秀品质,树立正确的 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对曹操、 诸葛亮等历史人物的评价, 认识到英雄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启迪自己的学习生活。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 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 。 教师:同学们看过电视剧《三国演义》吧?读过这部小说吗?《三国演义》是我 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是值得同学们今后有时间好好欣赏的一部文学巨著。 本课的学习,将有助于我们理解这部小说,现在我们就来学习 第 16 课 《三国鼎立》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说明:展示课题“三国鼎立”,并在课题下面小字注明本课主要内容: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三国鼎立 教师: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波澜壮阔、 英雄辈出的时代, 我们要探究三国 形成的历史,还得首先从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说起。 (一)混战中的崛起——官渡之战 第 1 页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一子目内容, 了解东汉末年的社会状况是什么样的? 学生:军阀混战。 展示:《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图》 教师:正如课本上哪句话描述的那样? 学生:东汉末年,各地出现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他们彼此长期混战,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人口集中的黄河中下游,有不少地方百里无人烟。教师:有一句诗也形象地描述了当时的社会情景。 展示:在图上展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 曹操《蒿里行》 教师:这句诗出自《蒿里行》,作者是 学生:曹操。 展示: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 瞒,沛国谯(今安徽亳 教师:当时在北方众多军阀中有两大军阀脱颖而出, 曹操是其中之一,另一位是? 学生:袁绍。 州)人,汉族。东汉末 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 教师:当时形势是怎样的? 家、文学家、书法家。 学生:袁绍势力很大,想消灭曹操,从而引发了历史上著名的官渡之战。 教师:请同学们继续阅读课文子目一,了解官渡之战。 教师:利用课件地图演示官渡之战的经过。问:看懂了吗? 学生:看懂了。 教师:然后重新演示,同步让学生看图示叙说官渡之战的经过(给画面配音) 。 展示: 战役 时间 双方 兵力 结果 影响 官渡之战 200 年 曹操 3、4 万 曹操以少胜多,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 袁绍 10 余万 大败袁绍 定了基础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展示填写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曹操胜利的原因。 情景剧表演 :学生表演“曹操赤脚迎许攸” 展示: “夜袭乌巢”图 学生:“挟天子以令诸侯” ,获取政治上的主动。 学生:垦荒耕田,发展生产。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解决军需问题。 学生:善于用人。 教师:相比之下,袁绍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第 2 页 学生:骄傲轻敌。 学生:不善于用人。 (二)统一中的失败——赤壁之战 过渡:曹操统一北方后,写下《龟虽寿》 展示: 《龟虽寿》(部分)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教师: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曹操满足于统一北方吗?他的雄心壮志是什么? 学生:挥师南下,统一南北。 教师:当时南方有哪几个强大的军阀是他最大的障碍? 学生:孙权、刘备 教师:他们分别有谁得力辅助? 学生:周瑜、诸葛亮 教师:你知道有关刘备与诸葛亮的成语故事吗? 学生:知道。三顾茅庐。 教师:刘备第三次去拜访诸葛亮,终得相见,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 出先取荆州为家, 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 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 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 教师:面对曹操的咄咄逼人之势, 孙权、刘备做如何对策?请同学们自学了解赤壁之战这一部分。 教师:利用课件地图演示赤壁之战的经过,问:看懂了吗? 学生:看懂了。 教师:重新演示,同步让学生叙说赤壁之战的经过(给画面配音) 。 展示: 战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q96tcntzow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