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混肥料比色方法检测项目的运用及其探讨.docVIP

复混肥料比色方法检测项目的运用及其探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廖鹏,侯泽吐,秦哲,张兴屮,仇圣桃 (钢铁研究总院连铸技术国家工稈研究屮心,先进钢铁流稈及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 摘要:通过现场试验,研究了在同一转炉内进行前期脱磷倒渣后,中后期少渣脱碳以冶炼 超低磷钢的工艺,即复吹转炉双渣吹炼脱磷工艺。结果表明:在铁水磷质量分数为0.11%? 0.14%条件下,半钢和终点渣碱度控制在2.0?2.3和3.6?3.8, TFc质量分数控制在14%?16% 和16%?18%,半钢倒渣量40%?60%,可以使转炉终点磷质量分数控制在0.007%以下。 关键词:复吹转炉;脱磷率;磷分配比;炉渣成分 磷对于绝大多数钢种来说是有害元素,磷偏聚在晶界上会降低钢的低温韧性和引起冋火 脆性,磷还降低钢的力学性能、可焊性、抗裂纹性、不锈钢的抗腐蚀性⑴。目前,由于世界 各国国防、交通、石油和汽车等行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对钢铁材料的使用性能要求越来 越苛刻,对钢中磷含量提岀更高要求。一?些低温用钢、海洋用钢、抗氢致裂纹钢(用作长期 野外作业的重轨,天然气、石油输送管道以及石油精炼设备等)要求w(P)小于0.01%或 0.005%叫顶底复吹转炉冶炼技术是提高产品质最、扩大品种、降低成本、减少喷溅和提高 炼钢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囚。其屮,复吹转炉双渣吹炼脱磷法是在铁水预处理过程屮, 利用复吹转炉吹炼前期低温的有利条件实现充分脱磷,半钢倒掉40%?60%脱磷渣后进行少 渣吹炼,并出钢胡脱碳渣作为下一炉前期脱磷渣,以提高脱磷效果。这样在不增加冶炼设备 的条件下,不仅使转炉热效率提高,而且降低生产成木,提高生产效率⑷。 本文根据新钢(低温保碳出钢)现场试验结果,通过计算脱磷率和磷在渣/钢间分配比,研 究它们与温度、炉渣组成、半钢w(C)/u(P)比值的关系,确定了复吹转炉脱磷期控制温度范 围,以及前期脱磷和后期脱碳过程相关的工艺参数。 1研究方法及试验结果 1.1研究方法 在新钢120t顶底复吹转炉上,采用复吹转炉双渣吹炼脱磷法讲行试验。造渣料主要包括 石灰、烧结矿、门云石。前期氧枪供氧流童为15000?18000rrr7h, I】作氧FR0.80~1.05MPa, 相对枪位1.50?1.90m;屮后期氧枪供氧流量为20000?23000n?/h,工作氧压0.80?1.05MPa, 相对枪位1.40?1.70m;底吹供气流量140?160m3/h,底吹供气压力1.00?l.lOMPa。原料铁 水的化学成分(质量分数)及平均温度见表1,废钢比约为15%o ? I铁水限分及厚均91度 lallr I A^ernsr trmprr^l?rv and of hH mcUl ? $ Mn/ % p) S 1 2丄?0 27 038 1.2试验结果 试验总共20炉,表2列出了其屮5炉半钢及终点钢、渣成分和脱磷效果,以及20炉试验的 相应平均值。由平均值可知,脱磷期脱磷率49.83%,磷分配比为17.60;脱碳期脱磷率85.71%, 磷分配比为154.05;整个转炉炼钢过程平均总脱磷率92.57%。 I ahlr 2 EHrct of dephi^phnn/ailhBn in I be mollm %lrrl CaOM?igAlfh CaO M?i g Alfh Pi?i TFe P K r K r 1 44. IS 2I.S3 2.87 0.035 H21 35 1 HA 4“ 6.91 15.00 2.93 I.9S 2.36 19.6: 0. 07 0? 00$ XII 13SS 85.71 3U 20$ 1、 TM “? 29 1.71 19.99 5.22 I.T? 2.62 12.30 2. 0. 060 2.32 H52 56?肌 1? 19 * na 4S.C2 s.n I2.S3 2.55 l.?2 Z67 17. W 0. 12 0. 007 1(02 8S.33 94. W 166 54 rw 45. 7? 7.S6 zo. n 4.32 1.66 :.89 li.72 3. 07 0. 046 2.2( I37S 64. 62 V 43 ? ? 41 09 0. 003 A rw 48.02 24 0. 054 US 1403 tl r A 3.S5 0. 050 c 95.53 nA 4X74 6?Q H.9) 2.?2 !.73 ??36 19.84 11 0. OOS xos 1S55 90. 00 ?06 OS mm 4, 7.?4 30.23 4. SB 1.70 2.2? 13. 50 6b ? 83 0. (M3 X30 HIS 49.83 92.5? 17 co 47. 3. 33 u. Mt )589 os 庁号Tff ?trt ?iit 2分析与讨论 2.1温度对脱磷效果的影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