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美与审美意象.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美育在线课程 艺术与审美 M.C.埃舍尔(1898~1972)异度空间作品:瀑布 文 本课简介  《审美.跨界》 国家精品视频课程 《跨界思维》(2013, 创建与主讲:赵伶俐)与重庆市精品课程《高校美育》 (2008,创建与主 讲:周鸣鸣、赵伶俐)在 “互联网+”背景下结合的产物。各类高校学 生和社会大众均可在线学习。一定条件下,主讲教师将进行网下 集体辅导和作业点评。  全课程由10个单元及其教学点构成。每单元之前有教学目标,之 后有思考与训练。每单元学习后请选择至少一道题完成并上传; 课程结束后完成 “我的审美人生与意象设计”并上传。两项合为 本课学习成绩。合格者授予课程证书。 内容大纲  第1单元 审美基础  第2单元 形象审美  第3单元 视觉审美  第4单元 听觉审美  第5单元 舞蹈审美  第6单元 言语审美  第7单元 镜头审美  第8单元 民间审美  第9单元 科学审美 本课参考书  杨辛、甘霖《美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 杜卫《美育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 王宏建《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 程春云《艺术教育概论》.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  赵伶俐《人格与审美》.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 艺术与审美 第1单元:审美基础  1.1 美与审美意象  1.2 美:跨界与创造  1.3 经典美:艺术意象与人生意象  1.5 美的基本规律  1.6 人生审美意象设计与创造  第1单元 教学目标 1.1 能理解美的本质,美和审美意象的同一性,美感的层次性 1.2 能解释经典艺术意象,就是经典美和经典审美意象,是作 者人生的经典写照 1.3 能理解科学意象,理解科学也是一种艺术 1.4 会应用2-3条美的基本规律(形式美法则)解读艺术和人生 1.5 有遵循美的规律,象艺术那样设计和创造人生的愿望 1.1 美与审美意象 什么是美? 眼前一亮吗,心砰然一跳了吗?为什么? * 关于什么是美?美学、艺术学、哲学、甚至心理学、教育学 等,各学科领域回答成百上千,在美学界的代表性说法有:美 是客观属性、美是主观体验、美是生活、美是意象等。 * 我们赞同: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为美作出的最简明定义: 美是和谐 * 前面鉴赏的 “中国东北大花布”,就是4大色彩元素(红黄 蓝绿)、2大形态要素(凤凰和牡丹)、以及中国民间关于幸 福(吉祥与富贵)的文化观念等之间,建立了最佳结构关系。 这种客观和主观因素交织而成的最佳结构关系,称为和谐。  和谐:指整体中各个部分与各个要素有机匹配,并令人身心 愉悦(快感和美感)的那种关系(最佳结构)。从客观结构 角度称为美;从主观表达角度称为审美意象。  无论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道理都一样 太极图:中国古人关于宇宙万物 海螺贝壳的花纹: 和谐统一的审美意象 (阴阳两个元素 大自然天然和谐(复杂有序) 及其结构关系,形象表达了和而不同,有机 的色彩与造型,美不胜收 兼容的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 所谓:“令人身心愉悦”,揭示了“美感的层次性”: 1.审美的感性快乐:审美活动必须首先具有感官愉悦,刺激心理 后有砰然心动的感觉,这就是美感第一层次直觉体验,感

文档评论(0)

恬淡虚无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思想,有文化,有信念的人。 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有缘学习更多关注桃报:奉献教育,点店铺。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