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说传说与战国“选贤”思想.docx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傅说传说与战国“选贤”思想 傅说作为商代名相,存在于多种古史文献中,如《国语·楚语上》《墨子·尚贤中、下》《孟子·告子下》《庄子·大宗师》《荀子·非相》等篇。此外,《史记·殷本纪》《韩诗外传》《说苑·杂言》等文献对傅说事迹有详细记载。但傅说出身寒微,在商代能登相位,又与当时的选官体制存在矛盾,而一些出土文献中又没有傅说事迹的记载,我们认为,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之间的矛盾并非是流传日久而渐歧出那么简单。本文拟对战国时代有关傅说传说资料进行爬梳整理,探讨以布衣为相的傅说故事在战国时代士人阶层的建构中的演变过程,以此推论出傅说事迹的广泛流传的目的是为士人阶层进入官僚体制创造舆论。 一、文献中有关傅说的资料 .《尚书》中《说命》篇与《君奭》篇的矛盾 今传的古文《尚书》有《说命》三篇,上篇述殷高宗武丁即位,三年谅誾,梦得傅说为相,其关于傅说的出身及位登宰相的故事十分完整;中篇记傅说对策治国方略;下篇则讲商王以甘盘的事迹训导傅说。从《说命》三篇文字中可以看出,武丁曾经师事甘般(盘),后者是傅说拜相之前的一位颇为重要的商朝大臣。但是《尚书》的《商书》部分却没有专篇记述甘盘事迹,而只有《说命》。 《尚书·君奭》记载周公列举殷商六位贤臣:“公曰:‘君奭,我闻在昔成汤既受命,时则有若伊尹,格于皇天。在太甲,时则有若保衡。在太戊,时则有若伊陟、臣扈,格于上帝,巫咸乂王家。在祖乙,时则有若巫贤。在武丁,时则有若甘盘。” 六贤臣与商王的对应关系如下:大乙——伊尹;大戊——伊陟、臣扈、巫咸;祖乙——巫贤;武丁——甘盘。尽管司马迁在《史记·殷本纪》中记录了傅说的故事,但在《燕召公世家》中也引用了《君奭》这段话,可见,在周公的记忆体系中,武丁朝的贤臣只重甘盘而轻傅说。孔颖达在《君奭》一篇的疏中也对周公的观点发生了疑问:“此惟数六人,不言傅说,周公意所不言,未知其因。” 《周书·君奭》中说:“在武丁,时则有甘般。”孔《传》云:“高宗即位,甘盘佐之,后有傅说。”孔《疏》云:“《说命》篇高宗云:‘台小子旧学于甘盘,既乃遯已有甘般,免丧不言,乃求傅说,明其即位之初有甘盘佐之,甘盘卒后有傅说。”而《说命》上篇中言高宗免丧之后即求傅说,似乎是说此时甘盘已卒。于此,则与《传》《疏》有所不同。 .甲骨卜辞中没有有关傅说的相关信息 殷墟甲骨卜辞有不少关于商汤以来贤臣的卜问,其中包括伊尹、伊陟、巫咸、师般等。董作宾、陈梦家等前辈学者都认为“师般”就是《尚书》之甘盘。宾组卜辞所见以“乎甘般”“命甘般”者为多,所涉事由有“征伐工方”“取于某地”以及师般是否有祸患等,说明当时师般仍在世。殷卜辞中与“兑”(说)字有关者很少,有与“王”连读之“兑”:翌日戊,王兑田,大启。①这里的“兑”似当读为动词“阅”,训为巡视,与傅说无涉。 殷墟甲骨一期刻辞,与宾组同时或略早的还有师组卜辞。其贞人“师”,或有认为即是师般。理由是贞人“师”卜问事由多条与“王曰”之事有关,为其他贞人所不及,似只有师、保之类的官员才有可能。贞人师若是宾组卜辞之师般,那么师般在卜辞中显现的地位要远高于傅说。 .戰国文献中的傅说 战国文献中傅说记载有三类。 其一,文献中征引《说命》。今本古文《尚书·说命》是东晋梅赜伪造,已成为定谳②。就今本《说命》内容来看,固多伪妄,但作为篇名还是保留在古本的《尚书》文献中。《墨子·尚同中》云:“是以先王之书《术命》之道曰:‘惟口出好兴戎。’”查今古文《尚书》中没有《术命》篇。旧注指出引文出自《大禹谟》。孙诒让《间诂》曰:“‘术命’当是‘说命’之假字。……‘术’‘说’、‘令’‘命’音并相近,必一书也。晋人作伪古文《书》不悟,乃以窜入《大禹谟》,疏缪殊甚。”③孙诒让根据《礼记·缁衣》所引《尚书》及“术令”字音,认为《墨子》所引即《说命》原文,而梅赜造伪古文《尚书》时误将此句窜入《大禹谟》篇中。《礼记·缁衣》:“《兑命》曰:‘惟口起羞,惟甲胄起兵,惟衣裳在笥,惟干戈省厥躬。’”郑玄注云:“‘兑’当为‘说’,谓殷高宗之臣傅说也。作书以命高宗,《尚书》篇名也。”《缁衣》所引此一段《兑命》在今本《说命》三篇之上篇,与上述《墨子》所引《术命》意义相近,可以证明《术命》即《说命》无疑。此外,《礼记》中之《坊记》《文王世子》《学记》诸篇皆引《兑命》(《说命》),字句与今本《说命》略有出入。关于《尚书》篇目数量,历来有“伏生二十九篇”“孔壁二十九篇”“五十七篇”“百篇”等数种说法。其中“伏生二十九篇”是今文《尚书》,内中不含《说命》三篇。而“孔壁二十九篇”中则有《说命》篇,是古文《尚书》所本,且在梅赜古文《尚书》之前。东汉时期所谓的“百篇尚书”,亦有《说命》三篇。综上所述,《说命》文字已见于两汉文献,被时人征引

文档评论(0)

y312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