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妙用“绿”字绘春色
—— 《泊船瓜洲》绿字的妙用
《泊船瓜洲》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组第一篇课文
《古诗词三首》中的第一首,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是脍炙人口的绝
句,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恋和热爱。其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
尤其被人们称道。这一句好在哪里?好就好在妙用“绿”字绘春色,使
人顿觉江南春好,生机盎然。 这一“绿”字正是诗人反复锤炼的结果。
“绿”是全诗的诗眼,是全诗最精炼传神的字。讲古诗,不可不讲诗眼。
据说,王安石的这一句诗开始写作“春风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
注上“不好”,改为“过”,又圈去,选“入”,不久又改用“满”,像这样
改动十几次,最后才定为“绿”。
一、品味“绿”字,咬文嚼字,体会诗人用词之精妙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这首诗中有句诗因某个字用得特别妙
而成为千古绝句,有谁知道是哪两句诗、哪一个字吗?(绿 。)
(1)读了这个“绿”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仿佛还听到了什么?一
个“绿”字不仅使我们看到了成行的碧树,荡漾的春水,还让我们看到
了烂漫的桃花,各色的野花,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
(2 )这个“绿”字还让你们想到了哪些词语或诗句?
(师生朗读描写春天的诗句)比如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
鹭上青天。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碧玉妆成
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儿童疾走追黄碟,飞入菜花无处寻。
2 、体会诗人用词的传神
1
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老师感觉这个绿字,形象鲜活,春意盎
然,读来也仿佛有阵阵春风铺面而来。这个绿字内涵这么丰富,其实
得来不易。关于这个字,还有一段小故事,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后资
料袋里的内容,相信你会更进一步的感受出诗人对词的推敲及用词的
准确传神。
师:对,据说王安石为了这个“绿”字,推敲了很久,进行了十多
次修改,最后才决定用“绿”字,请同学们想象一下,诗人可能用过哪
些字?(到、过、入、满、、、、、)你能把“到、过、入、满”放到诗
中读一读吗?
3、这么多的字,作者为什么最后用了“绿”字呢?究竟妙在哪里?
师:“绿”字写活了初春江南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景色。“绿”形
容词活用作动词,是吹绿的意思,用得绝妙。春风所到之处无不染绿,
这就使看不见、摸不着的春风被拟人化了,正是“绿”的妙处。 “春
风又到江南岸”的“到”以及后来的“过”“入”“满”等等,不是不能用,而
是比较平板,不够鲜活,只是一般叙述,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
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不够生动形象,而“绿”
字色彩鲜明,使人联想到江南的春色是满眼碧绿,充满生机,字里行
间透露出春天的气息,给人境界一新的具体感受,“春风又绿江南岸”
则不仅叙述出春风已来到江南,而且描绘出绿草如茵的江南之春,明
媚的春光更引发诗人想回家看看的念头。这怎能不让游子长叹一声
——“明月何时照我还”呢?所以作者运用了绿字,
3、教师总结:一个“绿”字,表达了眼前一片景,胸中无限情;一
2
个“绿”字,使《泊船瓜洲》成了千古绝句;一个“绿”字,使王安石改
字成了千古佳话。现在我们也来当一回王安石,推敲一下以下的句子
该用什么字好。
四、选字练习,学习运用,体会“推敲”的妙处
1、选择最恰当的字填入括号内,并说说理由。
旺、 浓、 闹
红杏枝头春意( )。
起、 动、 翻、 皱、 拂
风乍起,吹( )一池春水。
2 、自由填字:
春风吹( )了树梢,吹( )了小草,
吹( )了河水,吹( )了花苞。
五、拓展
相传,贾岛想出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但一时不知
用“推”还是用“敲”字,就伸手做推敲的姿势,韩愈得知后,建议用‘敲’
字。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
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再说,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
来也响亮些。”贾岛听了,连连点头。
后来,人们就把在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
师小结:困难有,可是他并没有草草的结束创作,而是推敲再推敲。
贾岛的这种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希望以后大家在自己的创作中也可以
做到“推敲”二字,尝试一下,并不是那么难。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