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城东楼》选择题、简答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pdfVIP

《咸阳城东楼》选择题、简答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咸阳城东楼》选择题、简答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 【原诗】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译文】 登上高楼万里乡愁油然而生,眼中水草杨柳就像江南汀洲。溪云突起红日落在寺 阁之外,山雨未到狂风已吹满咸阳楼。黄昏杂草丛生的园中鸟照飞,深秋枯叶满 枝的树上蝉啾啾。来往的过客不要问从前之事,只有渭水一如既往地向东流。 【主旨】 本诗开篇愁字笼盖全篇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与下文构成因果关系,开头 讲愁,下面则交代因何而愁,用云日风雨层层推进,又以绿芜黄叶来渲染勾勒出 一个萧条凄凉的意境,抒发了对家国衰败的无限感慨。 【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人登楼远望,蒹葭杨柳,好似江南之景,千古万里之愁,以乡思为始。 B. 颔联云起日沉,雨来风满,动感分明; “风为雨头”,含蕴深刻。 C.颈联写晚眺之景,虚实结合,视听结合,以实景叠合虚景,景中有浓浓的清。 D.尾联“莫问”乃劝诫之词,表达了对唐王朝的憎恨以及自己消极的心态 2、对《咸阳城东楼》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注释中提及许浑是江南人,诗人一登上咸阳高高的城楼向南望去远处烟笼蒹 葭 , 雾罩杨柳,很像长江中的汀洲。诗人宦游长安,远离家乡,一旦登临,思之 情涌上心头。蒹葭杨柳,居然略类江南,万里之愁,正以乡思为始。 B、颔联是对自然景物的临摹,也是对唐王朝日薄西山,危机四伏的没落局势的 形象化勾画“风为雨头” ,含蕴深刻。用来比喻重大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是千 古传咏的名句。 C. 山雨将到,鸟雀仓惶逃入遍地绿芜、秋蝉悲鸣躲在黄叶高林,这些是诗人眼前 的实景。但早已荡然无存的“秦苑” “汉宫”是诗人的联想。鸟下绿芜,黄叶为 视,蝉鸣为听,融入了诗人的吊古之情。 D. “莫问”二字劝诫之辞,令人思索之语,它让读者从悲凉颓败的自然景物中钩 沉历史的教训。 3、许浑的《咸阳城东楼》属于( ) A、政治讽谕诗 B、咏史怀古诗 C、山水诗 D、田园诗 4、下列对《咸阳城东楼》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一上高城万里愁”,一个“愁”字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以“愁”开篇,其 后交代“愁”的缘由。 B. “山雨欲来风满楼”是全诗的警句。周围的群山雨意越来越浓,雨即将到来, 城楼上已是满楼微风习习,令人舒爽。全句只有寥寥七个字,十分形象地写出山 城雨即将来临的情景。 作者准确地抓住了细雨到来前凉风满楼的自然界变化特点。 C.作者并不只是写自然界的变化,还包含着另外一层意思。唐王朝的统治,已经 面临着崩溃在即的危机,社会也到了大变动的前夕。它的引申意义被后人在许多 场合用来说明社会大变动即将到来的某种征兆。 D.此诗用云、日、风、雨层层推进,又以绿芜、黄叶来渲染,勾勒出萧条凄凉的 意境,借秦苑、汉宫的荒废,抒发了对家国衰败的无限感慨。 二、简答题: 1、分析“一上高楼万里愁”的“愁”含义和作用。 2、简要赏析《咸阳城东楼》颈联的表达效果。 3、《诗境浅说》评“山雨欲来风满楼”可谓“绝妙好词” ,试从内容角度赏析。 4、本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 ?请结合全诗简析。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 诗人登楼远望,蒹葭杨柳,好似江南之景,千古万里之愁,以乡思为始。 B. 颔联云起日沉,雨来风满,动感分明; “风为雨头”,含蕴深刻。 C.颈联写晚眺之景,虚实结合,视听结合,以实景叠合虚景,景中有浓浓的清。 D.尾联“莫问”乃劝诫之词,表达了对唐王朝的憎恨以及自己消极的心态 【解析】D 诗人最后感慨道:羁旅过客还是不要索问当年秦汉兴亡之事吧!我这 次来故国咸阳, 连遗址都寻不着, 只有渭水还像昔日一样长流不止而已。 “莫问”

文档评论(0)

星帅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