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技巧:突发政务舆情要精准回应.pdfVIP

工作技巧:突发政务舆情要精准回应.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工作技巧:突发政务舆情要精准回应 近年来, 随着互联网迅猛发展, 新型传播方式不断涌现, 政府施政环境也发生深 刻变化, 突发事件多发频发, 做好突发事件政务舆情回应日益成为政府提升治理能力 的迫切要求。 面对突发政务舆情, 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工作理念不适应、 工作机制不完善、 舆 情回应不到位、回应效果不理想等问题。一些涉事单位持标准的“鸵鸟心态”,对突 发事件不愿回应、 不敢回应、 不会回应, 一厢情愿地认为舆情会随着时间推移自然平 息。其实,这极易引发 “破窗效应”和“沉默的螺旋效应”。 其结果,往往在舆情被 引爆后,“千呼万唤始出来”,仓促应对,不仅错过“最佳时机”,更极大地损害政 府的公信力。 一、回应态度要真诚 政务舆情回应,不是政府对群众的“施舍”,也不是“纸包不住火”后的“临时 抱佛脚”,而是与群众真诚交流、良性互动的平台和渠道。 真诚是保障群众知情权、 做好政务舆情回应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及时公开。 舆情发生后,群众首先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关联影响有哪些。 任 何“怕、躲、捂”的思想都是错误的,保持沉默、回避媒体、任凭发酵,不仅解决不 了问题,还会导致谣言满天飞。天津港“ 8 12· ”爆炸事故发生后,李克强总理在事故 现场强调, “要对空气、水、土壤质量等环境指标持续准确监测,公开透明及时向公 众发布,不得漏报瞒报。 (因为)权威发布一旦跟不上,谣言就会满天飞。”告之真 相,就有获得理解的可能, 有利于形成解决问题的合力。 2016 年江苏邳州 “杀童案” 中,邳州公安借助官方微博平台及时发布信息, 对事件进展持续公告, 不仅发动群众 力量共同追捕犯罪嫌疑人,更最大限度放大官方声音,消弭了网上负面情绪。 以人为本。舆情发生后,要换位思考,与群众感同身受、同频共振,特别要将群 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重中之重的高度予以关注。 哈尔滨“ 1 2·”仓库火灾事故中, “平安哈尔滨”微博第一时间发布了一则共 585 个字的情况通报,其中“领导高度 重视”占去 258 个字、近一半的篇幅, 交代了 9 位领导的姓名及其 12 种头衔, 而对 于牺牲、失联的 5 位战士,则一笔带过。这篇“第一时间”的情况通报不但没有起 到降低舆情烈度的作用,反而引发了次生舆情。这既源于官方与民间话语体系不同, 又揭示了官方在现代治理中观念更新不够、 民众关切回应不准的问题。 既没关注伤者 救治情况, 也没回应遇难者身份核查、 善后工作展开情况, 却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了领 导身上,这不单是“官本位”思想的体现,更是在掩饰权力的“过失”。 慎始慎终。 一些地方处理热点事件 “表态多,后续跟进少; 道歉多, 问责整改少; 调查多,真相公布少” 的现象依然存在。 公众高度关切的后续调查成为 “半拉子工程”, 调查结果难觅踪影。云南镇雄“ 1 11· ”山体滑坡事件中,该县赵家沟村整体被掩埋, 共造成 46 人死亡 2 人受伤。善后工作中,未经遇难者家属签字同意,遇难者遗体就 被火化。事后,当地政府虽“诚恳道歉”,县民政局及殡仪馆进行“书面检查”,但 责任追究并未启动。 在舆情发展阶段,不计成本、不惜代价, 动用公共资源进行应急 处置;在舆情热度下降阶段, “冷处理”往往成为首选。这种“重事中处置、轻事后 反思” 的应对逻辑, 没有彻底解决问题, 造成烂尾, 埋下隐患, 一旦新舆情事件来临, 将引发新旧舆情叠加反复,政府公信力受损,政务回应工作将陷入被动。

文档评论(0)

小仙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