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 北京海淀高考一模语文试题
本试卷 8 页,共 150 分。考试时长 150 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
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 7 小题,共 17 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 1-6 题。
有一天,忽然意识到,古人比今人多一股冲动:逢高即上,遇巍则攀。奇峰
巨顶自不必说,即便丘峦高阁,他们也要上去站一站,“倚槛苍茫千古事, ____
①____”,临风凭栏,感慨一番。所以,凡山亭江楼,词赋楹句总是爆满。王勃
的《滕王阁序》、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崔颢的《黄鹤楼》、王安石的《登
飞来峰》……皆为“高高在上”所得。在古人那儿,登高眺远, _____②____。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高,带来大势大
象,带来疏旷与飘逸,带来不羁与宏放,带来对生命时空的全景式阅读。因此于
诗家墨客而言, “高处”具有强烈的召唤力, 成了 【 】千年的诱惑。 然而, “登
高”又并非文人独嗜, 百姓对此亦兴味索然, 尤其在九九重阳节这个特殊的日子
里,更是乐此不疲。秋收毕,仓廪实,人心悦,少不了邀友约醉,醍醐一场。秋
高气爽、丹桂飘香的【 】,若不去登高望远,游目骋怀,实在辜负天地、有愧
人生。
古人登高的去处,一般是山、塔、楼,所以,在一座古城,大凡能将风景揽
入怀中的高处,几朝下来,皆成了名胜。“江南三大楼”之黄鹤楼、岳阳楼、滕
王阁,皆受驱于重阳雅集、登高览景的欲望,一旦矗起,则声名大噪,“游必于
是,宴必于是”。因为古人认为自己是自然之子,他们心目中有“高”,他们崇
高、尊高、仰高。
从“登高”意义上说,“重阳”几乎是个绝版的节日,今人仅视为“敬老
节”,无疑让它的美折损大半,伤了筋,动了骨。
1. 填入文中两处【 】内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风糜 良辰 怆(chu àng)然 召(zh āo) 唤
B、风糜 良晨 怆(chu āng)然 召(zh āo) 唤
C、风靡 良晨 怆(chu āng)然 召(zh ào) 唤
D、风靡良辰怆 (chu àng)然召 (zh ào) 唤
2. 文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兴味索然 B 、乐此不疲 C 、游目骋怀 D 、声名大噪
3. 将下列句子填入文中横线①处,对仗最工整的一项是 (3 分)
A、天开美景风云静 B 、过江多少六朝山
C、爽气西来两袖清 D 、座揽清辉万川月
4. 填入文中横线②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既是感悟生命、孜求彻悟的仪式,又是放牧视野、抒发情怀的方式。
B、既是感悟生命、抒发情怀的方式,又是放牧视野、孜求彻悟的仪式。
C、既是放牧视野、抒发情怀的方式,又是感悟生命、孜求彻悟的仪式。
D、既是放牧视野、孜求彻悟的仪式,又是感悟生命、抒发情怀的方式。
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滕王阁序》的作者王勃,与杨炯、陈子昂、骆宾王合称为“初唐四杰”,
他们开创了高峻雄浑、刚健有力的新诗风。
B、在《游褒禅山记》中感慨“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的王
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C、江南三大楼吸引了众多文人吟诗作赋, 其中关于岳阳楼的诗文就有杜甫的 《登
岳阳楼》、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
D、“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中提及
的赏菊、登高、插茱萸都是重阳节的习俗。
6. 对“‘重阳’几乎是个绝版的节日”的原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版(2024)新教材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四节《俄罗斯》教学参考课件(第1课时).pptx VIP
- 2025年自考公共课考试:公司法历年真题汇编(共251题).pdf VIP
- 第8课 隋唐政治演变与民族交融-【中职专用】《中国历史》魅力课堂教学课件(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ptx VIP
- 河南省图集 11YG301 钢筋混凝土过梁.pdf
- BS EN 12620-2013 混凝土用集料.pdf VIP
- 架桥机作业应急预案..docx
- 2011年广州市小学科学教师鸟类知识竞赛.doc VIP
- 《电子级双氧水》.pdf
- 医院工程项目管理制度.docx VIP
- 2025算力智联网(AINet)智算网关白皮书.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