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道东北抗日游击区之行.docx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克道东北抗日游击区之行 1935年7月,黑龙江省下江地区伪森林警察所秘密侦察队,在大罗勒密街头上逮捕了一个刚从松花江乘船入境的可疑人物。这个操着一口标准东北话的“上海人”,视死如归地说:“我是上海抗日救国会派来的,要到陈家亮子见抗日同盟军的李延禄军长,要杀要砍随你们便。” 一 当时活跃在下江地区的抗日武装,主要是东北反日同盟军第四军(1936年初改称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这只抗日武装在中国共产党人李延禄、孟泾清领导下,曾于1932年3月中下旬在黑龙江省东南镜泊湖地区重创日寇,1933年初在牡丹江市改编为党领导的东北第一支抗日武装——东北人民反日游击总队(后为东北反日游击军、反日同盟军四军),1933年又在吉东创下连战连捷的光辉战绩,1934年秋来到下江地区开展抗日游击战,在这里打出了松花江沿岸今天的依兰方正勃利交界抗日游击区,并建立了方正大罗勒密抗日根据地,军部设在陈家亮子。 由于李延禄与指战员们模范执行党的统一战线方针,不仅当地人民群众积极参加抗日活动,一些日伪乡村保甲长、伪警察、伪职员也与抗日武装来往密切,暗中支持抗日。所以,吉东地区人民群众称大罗勒密为“外白内红”的红地盘。 1935年7月,已“外白内红”的伪森林警察所秘密侦察队,在大罗勒密街头上逮捕了一个刚从松花江乘船入境的“敌寇特务”。这个可疑人物人身穿伪满协和服,头戴鸭嘴帽,带着照相机。他才从松花江码头下船,还没走进大罗勒密镇子,就被秘密侦察队盯上了。他很快被带到伪森林警察所,接受反日会小组的审讯。这个人操着一口标准的东北话,说自己是哈尔滨跑行商的“老客”,到沟里找亲戚。并拿出哈尔滨日本人开的良民证,表示自己是亲日派并想借此脱身。但随后,他就感觉有些不对劲了:他越说自己是亲日派,对方审讯就越严厉,总向着他想的反方向审问。他忽然想到“敌中有我我中有敌”这句话,于是开始试探性反侦查,这更引起对方的怀疑,案情变得越来越严重,甚至可能会被暗地处死。最后,他豁出去了,要死也死在抗日救国的旗帜下。于是,他从衣领里取出秘密证件,视死如归地说道:“我是上海抗日救国会派来的,要到陈家亮子见抗日同盟军的李延禄军长,要杀要砍随你们便。” 被怀疑成“敌寇特务”的来人,真实名字叫王克道,又名王大颖,原籍黑龙江省汤原人,曾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求学,是上海抗日救国会成员。上海抗日救国会是上海共产党重要的外围组织。王克道原来在新闻界工作,此次是受寓居上海的原东北自卫军司令李杜将军委托,前来东北吉东地区调查抗战真实情况,以便向上海和全国宣传东北抗日游击战。四军军长李延禄早就接到了中共吉东特委通知,正急切地等待王克道的到来。 王克道一见到李延禄,就赞不绝口地称赞他们的统战工作,连说:“真想不到,你们竟深入到敌人心脏里去了!” 其实,早在王克道来到之前,同盟军四军的驻地就已经来过“王克道”了。在《抗日小英雄何畏》一书的第八章有“真假王克道”的记述:方正县的日伪特务机关已接到其上峰密令,知道上海有个叫王克道的人将到大罗勒密地区。于是,他们派遣特务冒充王克道进入游击区探听四军情报。这个早来的王克道,从鞋的夹层里拿出上海抗日救国会的证明信,欺骗四军军部人员。李延禄军长看到他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四军与吉东特委各方面情况时,已确定他不是王克道。如今真王克道来了,那个自称王克道的日伪特务原形毕露…… 二 王克道接受上海救国会委派到东北执行任务后,进北京到天津,从山海关进入伪满洲国,一路上困难重重,危险与他时刻相伴。同时,东北抗日民众风起云涌的反日斗争也给他惊喜,给他力量…… 根据王克道所著的《从伪满归来》一书记载:他的东北吉东抗日游击区之旅始于1935年春,他们一行六人从北京出发,一同前往伪满洲国。一路走来历尽风险,吃尽辛苦。但他在东北吉东抗日游击区感受最大的,还是东北劳苦大众不屈不挠、同仇敌忾,以及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坚决抗战的爱国精神。 从哈尔滨乘船沿松花江而下的王克道,刚刚进入吉东游击区,就被沿江山头上设立的抗日宣传标语所震撼:“船快到大罗勒密了。大山伏在岸边,象一只只没有睡醒的老虎。在山顶上有很大的标语立在那里:‘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摧毁伪满洲国政府!’‘收复失地!’在每一个标语下面,隐隐约约都署有‘东北抗日同盟军第四军政治部制’字样。”这些抗日标语的突然出现,让王克道十分兴奋,他坚信日本侵略者完全不可能把东北置于其统治之下,东北和人民绝不会屈从于侵略者的压迫。这些抗战标语犹如燎原之火,燃烧起东北同胞们抗日热情,振奋民族精神,鼓舞人民斗志。王克道还惊奇地发现,这些标语是利用山上的大树巧妙制作而成的。抗日将士在山坡上选好大树、扒去外皮,用火在树干上烙出大字,排列成醒目的抗日标语。大树上的这些抗日标语不怕风吹雨淋,日伪军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h458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