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咚咚喹旋律音调结构之典型特征.docxVIP

土家族咚咚喹旋律音调结构之典型特征.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土家族咚咚喹旋律音调结构之典型特征 [关键词]咚咚喹儿歌;旋律音调结构;典型特征 儿歌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值得研究者给予其足够重视的。根据《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中所收集的和笔者在田野调查中收集的土家族儿歌来看,目前留存下来的旋律性较强的土家族儿歌主要可分为哄儿歌(摇篮歌)和咚咚喹歌调两大类。其中的咚咚喹儿歌不仅与土家族的独有乐器——咚咚喹共生共存,而且至今仍以土家语演唱,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该类儿歌中仍有着较为典型的土家族音乐族性特征的留存。 一、咚咚喹乐器概述 咚咚喹也叫“呆呆哩”,土家语称“早古得”,是土家族的一种极其古老的簧管气鸣乐器。其主要流行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永顺、保靖、桑植和湖北来凤、鹤峰等地。目前仅在湖南省龙山县、永顺县还有少量留存。20XX,咚咚喹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咚咚喹(见图1)是用小竹管制作而成,吹奏时左右兩手共用三指按住音孔,用口衔住上端舌簧处吹奏。咚咚喹可作独奏或重奏,经常两支在一起对奏,技巧娴熟的艺人甚至可以一人吹奏双管。 咚咚喹的音色明亮、清脆,有打音、颤音兼备的特点,其曲调轻快活泼,可模拟鸟语虫鸣、风泉流动之声,形成写意性的音乐语汇和它固定的音乐曲牌。其曲牌繁多、内容丰富多彩,目前流传下来的主要有[咚咚喹][巴列咚][呆嘟里][乃哟乃][慢巴列咚][拉帕克]等数十种(对于主旋律基本相同,但分单吹、齐吹的曲牌,民间艺人通常认为是两个不同的曲牌)。这些咚咚喹儿歌调词曲优美和谐,可清唱,也可和咚咚喹吹、唱结合,别具一格。 据著名土家族音乐专家田隆信①介绍(见图2②),如果以十二平均律比对民众使用的咚咚喹,其音准大多是不准的,尤其是sol音更加不准。这主要是因为民众使用的咚咚喹多为土家族妇女儿童上山砍柴或是干活时,随手砍下一段竹子自制而成。民间的咚咚喹虽然音高游移,但人们并不在意其音准问题,反而因其制作简单、声音欢快清脆而深受土家族妇女、儿童的喜爱。 近些年来,为了方便咚咚喹与其他乐器或人声的协同演奏,田隆信老师通过无数次精心的选材、制作和调试,从音孔的大小、竹子的粗细、簧片的厚薄等多方面协同努力,终于将do、re、mi、sol的音高按照十二平均律固定下来,制作出了相对“准”的bE调和D调两种不同调的咚咚喹。他说: “现在我们制作咚咚喹的时候,一般选山竹(或者水竹)来做,大小没有严格的规定,一般为:长约13厘米、内径约4毫米,上端留节,下面截成齐口或者是斜口,我做就在后面再开一个口。一般在留节的上端头往下2厘米的地方开始削簧片,簧片一般长1.7厘米,宽0.3厘米,在簧片的这一面往下距离到设簧片差3.3厘米的地方开第三个音孔,往下距离第三个音孔又一个3.3厘米的地方开第二个音孔,再往下距离第二个音孔2.2厘米的地方开第一个音孔,咚咚喹就基本做成,要是你觉得音高没达到你的要求,你就可以通过调节音孔大小等方法来调整。但是这还只能是相对的,因为根据簧片厚薄、干湿度不同音高也不同,音低了,要用火烤干一点;音高了,要用水泡一下。 你现在看到的这几个是1994年我自己做的。我现在做出来的发出来的音是do、re、mi、sol,但民间的sol音一般是不准的,这是因为咚咚喹都是老百姓自己做,没得买,老百姓的制作水平有限,他们做的咚咚喹吹出来do、re、mi、sol基本不准,但我为什么定do、re、mi、sol几个音呢?那是因为老百姓们唱咚咚喹儿歌的时候这四个音基本上还是准的。” 二、咚咚喹儿歌旋律音调结构分析 对于咚咚喹曲牌,《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南卷》③的土家族民歌中并未对其曲牌进行具体收录,但在《湖南民间歌曲集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分册》④中共收集了咚咚喹传统曲牌六首,《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湖南卷·龙山县资料本》⑤中共收集了咚咚喹曲牌十七首,大多数曲牌都配有土家语唱词。在笔者的田野调查中,民间艺人还能用土家语演唱的咚咚喹儿歌调有6首。综合能收集到的曲牌,剔除相同主旋律的,可供本文分析的咚咚喹儿歌曲牌共有十七首。 虽然咚咚喹儿歌调仅由do、re、mi、sol四音形成旋律,且节奏型主要以“XX XX”为主,但是,聪明的土家人深谙简繁之道,民间艺术家们运用自身高超的演唱、演奏技巧,营造出了旋律简单却不单调、技巧多样却不繁琐的美妙音响。其旋律音调结构也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根据其旋律音调结构特征,可分为以下六类(见表1): (一)仅由近腔音列构成全曲的咚咚喹儿歌 此类咚咚喹儿歌调曲牌主要有十个,分别是:《咚咚喹》《巴列咚》(之一)《巴列咚》(之三)《乃哟乃》(之三)《偏咚偏》《波左波》《冬巴哈》《哎罗罗》《打铁》《米司可可》等。这些咚咚喹儿歌的主旋律仅由do、re、mi

文档评论(0)

y312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