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记之钮家巷.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姑苏记之钮家巷 图文 /鹿茸哥 其实,走访巷子的心情是复杂的。一方面寻幽访古是欢喜,一方面四处残痕是忧心。历史里的人,建筑,故事,似乎在这繁华间,总是被人淡忘。纵使还有一些痕迹可寻,但终究 也敌不过城市变迁。 走访钮家巷, 就是这样带着欢喜和忧心,一路虽是浅浅的相遇,心里却是深深的感怀,还好,在他垂 老的时光里,我曾遇见。钮家巷接着临顿路和平江路,临顿路车水马龙,平江路人流如织,两端的繁华之间,钮家巷像一位安静的老人,默默得看着世界。所以,当你从繁华中穿过,走进这条巷子的时候,真会感觉时空转移,更会觉得,可能一百年前,苏州人就是这样生活着。 这条巷子的故事太多,今天我能讲述的,不过一些皮毛,如若诸君因此萌发些兴趣,那就亲自去走访感受吧。我们开始聊巷子吧。 逛钮家巷,我建议从临顿路进,这样的路线有回溯的感觉。巷口就是状元宰相潘世恩的故居。潘世恩为官五十余年,历 事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朝,故称“四朝元老” 。曾参 与《四库全书》的编篡工作,并任《四库全书》总裁、 《文颖》馆总裁。著有《正学编》 、《读史镜古编》 、《思补斋笔记》等多种。据说当年潘公子中状元,皇帝召见问他住哪里,他 一紧张,把原本住在玄妙观西说成玄妙观东。为了不犯欺君之罪,就把家搬到钮家巷了。潘公子搬去的钮家巷,可是好 地方,古时苏州人都称这里为凤池乡。相传为泰伯第 16 世 孙吴武真第宅,有凤集其家中,有池沼,因名“凤池” 。宋朝顾氏居之,明为袁氏,又为钮氏居住。康熙时河南巡抚顾 汧去官归家,重金购得,修建园第,名“凤池园” 。苏州的很多巷子都是以姓氏命名, 不过我很奇怪, 竟然不叫潘家巷,而叫钮家巷?这钮家是干什么的?据说叫钮志恒,是个状 元,所以钮家巷也有志恒里。同治年间《苏州府志》说: “钮家巷,旧名銮驾巷” 。在苏州话里,钮家巷的发音和銮驾巷相近,我倒觉得名字演变而来更有可能。 【正在修建的潘世恩故居】 现在的潘世恩故居正在重新修建,未来还有一个状元博物馆,透过门上的洞,可以看到里面的工地。 过了潘世恩故居,有个新一里,穿过长长的巷子,可以看到当年两个大家族的老宅——陈宅和王宅的旧地,也是凤池园的一部分。直到上世纪 60 年代,这里还能看见凤池园的痕迹,但后来改成厂房,菜地,民居,最后就消失了。现在,我们能看到的是搬走之后留下的残痕,里面只住着四户人家。想起当年人丁兴旺的大家族,现在的样子,多少让人感 叹。其实,在走访过程中, 常常都会遇见很老很老的苏州人,我问一个 89 岁的老爷爷这房子多久了,他说,三百多年了。 然后看他颤巍巍穿过弄堂。午后的阳光,老旧的楼房,无人 看管的植物, 合着老人家的背景, 我忽然觉得, 繁华的背后,有种说不出的心情。 【两三百年的建筑,在繁华的城市间,苍老而静默】 【第一 张古井的凹痕, 据住户说, 夏天冰西瓜磨出来的, 看这痕迹,也必须是上百年了。井里的植物很茂盛,湿润得泛光】 古井,我总能在巷子里不期而遇。在钮家巷社区,发现这口 井,没有人知道它的名字。但一位 60 多岁的老阿姨说,她 从小就是喝这井水长大的。她的外孙女说,这井叫爱心井。 于是,我很高兴得邀请她和她的小伙伴一起在井边合影。巷 弄里的童年时代,我们这代人还印象深刻,可在城市里,很 多孩子都失去这样的体验。所以,当我在巷子里遇见欢乐奔 跑的孩子,脑海里会浮现童年的画面。我就这样漫无目的的 走在巷子里,拍照的时候,也常常迎来和蔼的微笑和谈话。 比如:“哟,南瓜藤你也拍啊。这是我去年种的,你看今年 爬得到处都是,可就是不结果。 ”“我是女儿,嫁出去了就住 到外面楼房里了,假期回来看我的老父亲的。 ”“拆了,以前 多户人呢,现在就是三户了。他们人走了,把窗户门都拆了买了,好可惜的。 ” 【随拍的建筑与人,古老的气息,让人心慢下来】旧书店,是钮家巷的另一个重点。其中必须要提这家“文育山房旧书店”。店主江澄波先生, 80 多岁,是苏州旧书业专家,曾经 在苏州古旧书店工作, 退休后创立这家书店。 我经过的时候,老先生正在“做书” ,把手写的书页一页一页的粘到宣纸上,十分专注又十分缓慢。那份专注,坚持一辈子的平凡事业, 让人感动。不远处,还有一家十方书店,也是旧书店。如果你多一些时间,在旧书店常能淘到一些好书,尤其是关于苏州的,已经绝版的书,这里可能会有。那一天走访的行程还有一次巧遇,遇见一位店里常来的书友。她在钮家巷正在装 修自己的店,名字叫“如初” ,而她的名字叫“阳光” 。阳光如初,真好听的名字。她说,就想开一家杂货和健康果蔬饮 料融合的小店。愿她顺利生意好。走走停停,随意拍摄,就接近了平江路。路口的平江客栈十分惹眼。平江客栈原先也是一位方姓家族的大宅,后来被一个香港的公司购买了,重 新修缮之后,就成了一家客栈。一个晚上最便宜 500 元。古宅成宾馆,似乎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2****66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