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 社会心理学(第3版)乐国安.ppt

教学课件 社会心理学(第3版)乐国安.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运输竞赛 Deutsch和Krauss于1960年进行 二、人际-群际非连续性效应 人际-群际非连续效应是群际互动比人际互动表现出更多的竞争性或更少的合作性的一种现象,也就是说,群体表现出更多的机会主义和对他群体的不信任。 理论解释: 1. 基于图式的不信任感和恐惧 2. 可辨识性假说 3. 支持群际竞争中所在群体的利益最大化 4. 内群体偏好 5. 合理利他主义 三、群际冲突 从结果上,冲突分为建设性和破坏性两种。 从冲突的功能上看,可以分为功能性冲突(functional conflict)和功能失调型冲突(dysfunctional conflict)。 减缓群际冲突: 接触 合作 沟通 和解 第十二章 社会影响 新编21世纪心理学系列教材 社会心理学(第3版) 乐国安  第一节 他人在场 一、社会促进 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在一个人从事某项活动的时候,如果有其他人在场,他就会感到有一种刺激,这种刺激会影响他的活动效果,如果这一场合会促进活动的完成,我们称其为“社会助长”或“社会促进”(social facilitation)。 Zajonc’s drive theory of social facilitation Presence of others Arousal Increase in performing dominant responses If correct If incorrect Social facilitation Social inhibition 他人存在影响社会助长 Zajonc(1965)的解释是:他人存在影响社会助长。 评价恐惧影响社会助长 Cottrell(1972)的解释是:评价恐惧(The evaluation-apprehension)影响社会助长。 新异刺激的分心影响社会助长 Baron(1986)和Sanders(1983)提出了分心冲突论(distraction-conflict theory)。 二、社会抑制 所谓社会抑制 ,是指个人与团体其他成员一起完成某种事情时,或个人活动时有他人在场,往往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时偏少,不如单干时出力多,个人的活动积极性与效率下降的现象,也称之为社会惰化作用,也叫社会干扰、社会致弱、社会逍遥、社会懈怠。 Steiner(1972)将这种随着团队成员数量的增加,个人努力程度下降,个体在团队中的实际表现(actual performance)与潜在表现(potential performance)存在较大差异的现象称为社会惰性。 三、社会影响理论 社会影响理论(social impact theory)主要强调社会惰性的外部影响因素。 觉醒降低理论(arousal reduction theory)关注社会惰性形成的内部动机因素,认为个体在群体情境下的觉醒水平比平时要低,但是这个过程会受到工作难度的影响,这是导致社会惰性的主要原因。 评价的可能性(evaluation potential)是指当群体中个体的绩效不可辨认或被评价的可能性较低时,就会导致动机性丧失,产生“迷失在团体当中(lost in the crowd)”的感觉。 努力的比较观点(matching of effort)主要考察在群体情境中,当个体发现团体中的同事不努力或工作效率不高时,会认为同事无能或工作动机较低,出于不想过多付出或多做贡献,就会选择降低努力程度而不是帮助他人的行为策略。 努力的可缺省性(dispensability of effort)是指在团体性工作中会减少努力,个体觉得他们的努力对于群体的整体表现并不重要或无足轻重,可有可无,便会采取搭便车行为(free rider effect)。 自我注意理论(self-attention)强调自我监控对个人行为的指导作用。 报酬论观点认为对群体绩效的不同报酬也会对社会惰化产生影响。 四、去个性化 去个体化(Deindividuation)现象是指个体丧失了抵制从事与自己内在准则相矛盾行为的自我认同,从而做出了一些平常自己不会做出的反社会行为,也叫去个性化行为。 匿名性 责任分散 自我意识下降 对此现象的研究最早源于法国社会学家G. Le Bon(1989)发现激动的群体倾向于有相同的感受和行为,因为个体的情绪可以传染给群体。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一个成员做了一件大部分人反对的事情,其他人也会倾向于仿效它。勒庞把这种现象称为“社会感染”(social contagion)。社会心理学家Festinger、Zimbardo用更现代的词命名这种现象为去个性化。 匿名性(anonymity)是引起去个性化现象的关键,群体成员身份越隐匿,他们就越会觉得不需要对自我认同与行为负责。 自我意识下降也是去个性化现

文档评论(0)

喜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