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含解析.doc

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含解析.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惠安一中2020届高三年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训练(五)历史部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300分) 第I卷 1. 春秋战国之际,一部分没落贵族从旧体制中游离出来,部分知识文化的庶人由社会下层升浮上去,即所谓“士庶合流”,“士”逐渐从有职之人变成处于游离状态——即“士无定主”的游士。这一现象 A. 导致分封制逐渐崩溃 B. 推动了当时社会思想解放 C. 导致了社会秩序动荡 D. 促进了新兴地主阶级崛起 【答案】B 【解析】 【分析】 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的崛起,促进了思想自由发展,由此导致“百家争鸣”出现,B正确;A和C是春秋争霸战争导致;D属于经济上土地制度变化。 【详解】 2. 下表为北宋初期官员出席曲宴(古代宫廷赐宴的一种)的部分记载。这反映了宋初 A. 边患问题得以解决 B. 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C. 科举制度日益完善 D. 崇文抑武局面形成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宴刺史、统军、军指挥使以上及诸道进奉使于广政殿”、“宴大将王全斌于崇德殿”、“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党进辞行前‘宴于长春殿’”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体现了宋太祖时期逐渐解除武将军权。依据材料中“太平兴国九年,太宗‘诏宰相、近臣赏花于后苑’”、“诏辅臣、翰林、枢密直学士宴于后苑”、“淳化三年,太宗率近臣和馆阁学士登秘阁‘观书’,‘赐从臣及直馆阁官饮’”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体现出宋太宗重用文臣,综合上述分析可知宋朝形成了崇文抑武的局面,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宋朝边患问题一直存在,并未得到解决;B选项错误,中央集权的强化不是材料主旨;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科举制的发展情况。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3. 秦汉时期,漕粮通过黄河、渭河由东向西运抵长安;唐宋期间,漕运逐渐转变为由东南而西北;元、明、清三朝,漕运则转变为南北方向,由南而至北。古代漕运线路的变化 A. 适应了经济格局的变化 B. 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C. 有利于经济的协调发展 D. 影响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所学可知,唐朝以前,经济中心基本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政治中心在西北,所以漕运基本是东西方向;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而元、明、清三朝政治中心在北方,因此漕运方向为南北方向,这种变化说明了经济格局的变化影响了漕运方向的改变,故A正确;据上分析可知,B只是一个时期反映,B片面;古代漕运线路的变化是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产物,C错误;古代漕运线路的变化与对外贸易联系不大,D错误。 【点睛】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经济趋于平衡;唐朝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4. 从1896年开始,日本在杭州、苏州、汉口、沙市、天津、福州、厦门、重庆等八个城市取得建立专管租界的特权,从而成为在中国拥有租界最多的国家。这主要反映出 A. 中日《马关条约》的规定得到了落实 B. 日本凭借在华特权暂时地独霸中国 C. 片面最惠国待遇扩大了日本在华特权 D. 群众反帝斗争日本侵华带来便利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日《马关条约》规定当中并没有“建立专管租界”的内容,故A错误;日本在杭州、苏州等八个城市取得建立专管租界的特权,并不能说明日本凭借在华特权暂时地独霸中国,故B错误;租界的特权在《马关条约》之前已经存在,日本通过片面最惠国待遇获得租界的特权,从而扩大了日本在华特权,故C正确;1896年没有形成群众反帝斗争,故D错误。 5. 近代前期,林则徐、魏源高举“经世致用”旗帜以求纾解民困、匡时济世的良策,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仍受当时盛行的“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梁启超在《古议院考》中强调中国古代早有“议院”,只是被后来的“民贼”湮没。这表明近代前期的中国 A. 强国御侮的探索深受传统文化影响 B. 传统文化的内涵进一步丰富发展 C. 西学传播彻底瓦解了传统思想观念 D. “托古改制”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梁启超在《古议院考》中强调中国古代早有‘议院’,只是被后来‘民贼’湮没”可知体现的是近代前期强国御侮的探索深受传统文化影响,故选A。传统文化的内涵进一步丰富发展的说法与材料无关,B排除。C选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托古改制的思想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弱小的表现,D排除。 6. 下表为1942年国家资本企业与私人资本企业类别比较 据此可知 A. 抗战时期私营企业遭到空前打击 B. 日本侵华导致中国后方轻工业衰退 C. 国家资本服务于长期抗战的需要 D. 抗战时期后方工业结构趋于合理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1942年”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国家资本重点发展重工业有利于保障持久抗战的需要,故C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抗战时期国家资本主义企业和私人资本主义企业在重工业和轻工业领域的不同分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智慧IT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微软售前技术专家持证人

生命在于奋斗,技术在于分享!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9月10日上传了微软售前技术专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