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7第七章岩浆作用及其产物7-3.pdf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 岩浆作用及其产物 • 本章共有三个知识点 • 一、岩浆及岩浆作用 • 二、岩浆的成因与演化 • 三、岩浆岩体原生构造 • 知识点3: • • 岩浆岩体原生构造 主要内容 一、侵入岩体原生构造 二、喷出岩原生构造 一、侵入岩体原生构造 原生构造:岩浆在冷凝过程中,由岩浆本身的流动经冷 凝而形成的构造。(有原生流动构造和原生破裂构造) 次生构造:岩浆固结又遭受后期变形而形成的构造。 (一)原生流动构造 定义:是岩浆流动过程中,早先结晶的矿物、包体等, 受岩浆流动的影响发生定向排列。 原生流体构造包括流面和流线构造。 流线构造:是由角闪石、长条状包体等线状颗粒的优选 定向排列而成。流线一般平行于岩浆流动方向,反映岩 浆的相对流动方向,在侵入体边部和顶部流线发育要好 些,而中部相对要差些。 流线和流面发育的三种情况 a -流线发育;b-流面发育;c-流线流面均发育;e-包体;h-角闪石;m-云 母 流面构造:是由云母、长石、扁平状包裹体等片 状、板状体定向排列而成。 流面的形成与岩浆层流有关。侵入体边部和顶部 流面的发育程度好于中部,岩体边部流面一般平行 于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 研究流面、流线的意义:可以帮助分析确定侵入 体空间形态、剥蚀深度和侵入中心。 上图b,流面流线产状平缓外倾,反映岩体剥蚀深度较浅, C点为侵位中心,岩体有向下增大趋势。如上图c所示,流 面陡倾,流线不发育,反映剥蚀深度中等。如上图d所示, 流动构造内倾,反映岩体侵蚀很深,岩体向下有变小趋势。 (二)侵入岩体原生破裂构造 定义:侵入岩体在岩浆冷凝阶段发生脆性变形而 形成的破裂。 原生破裂构造包括原生节理和边缘性逆断层。 1.L节理,又称层节理,平行于流面,常与岩体和围 岩的接触面一致; 2 .S节理,又称纵节理,平行于流线,垂直于流面, 一般产状较陡; 3 .Q节理,又称横节理,垂直于流面和流线; 4 .D节理,又称斜节理,与流面流线都斜交的节理; 5 .边缘张节理,发育在侵入体边缘,向中心倾斜,呈 雁列式排列,由中部岩浆上升对边缘产生剪切而形成; 6 .边缘逆断层,位于岩体边缘,向中心倾斜,由岩体 内部向外逆冲,常呈叠瓦状组合。 深成岩体顶部破裂构造示意图 Q—横节理;S—纵节理;L—层节理;D—斜节理;A—细晶岩脉;F—流线 (据H.Cloos, 1923 ) 二、喷出岩原生构造 原生层状构造 原生破裂构造 1、原生层状构造大部分喷出岩均具有层状构造。 这种层状构造可由单层喷出岩的结构、颜色及 岩性不同显示出来,也可由流动构造、气孔及 杏仁、枕状、绳状等构造显示出来。 1)流纹构造:酸性熔岩常具有的构造,它是由不同颜色的矿 物(多为斑晶)、隐晶质和玻璃质组成的色带构成。 2 )流面和流线:类似于侵入岩体的流面和流线。 3)气孔与杏仁构造:熔岩中的挥发分形成气泡,冷凝后成为 空洞称为气孔构造。气孔被其它物质充填称为杏仁构造。 4 )绳状构造:熔岩表面呈绳状弯曲的构造。 5 )枕状构造:海底溢出的熔岩或陆地流入海水中的熔岩,遇 水淬冷,可形成形似枕状的熔岩体。 研究意义:判别熔浆的流向, 推断火山口的大致位置。 判别熔岩的顶底面等。 3 .原生破裂构造 由于快速冷凝,喷出岩中常发育原生破裂构造,如 放射状节理、环状节理、柱状节理等。 柱状节理多发育在玄武岩中。常见为六边形柱状体 问题 1.简述侵入岩的原生流动构造的形成原因与 分布特点,研究侵入岩和喷出岩原生流 动构造的地质意义有哪些? 结束

文档评论(0)

恬淡虚无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思想,有文化,有信念的人。 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有缘学习更多关注桃报:奉献教育,点店铺。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