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同步检测试卷A卷(word版有答案).docVIP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同步检测试卷A卷(word版有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同步检测试卷A卷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2)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秋词·其一》) (3)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4) 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5)远远的街灯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6)终古高云簇此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谭嗣同《潼关》) (7)《次北固山下》中描写时序更替又蕴含哲理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诫子书》中诸葛亮告诫儿子为人不可放纵懈怠、轻薄浮躁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面对层出不穷的新型毒品,公民个体也应具有一定的辨别防范。 B. 寒假即将来临,户外活动中,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C. 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书写的基本要求。 D. 关于新产品发布方案的具体详情,刘经理一直守口如瓶。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7分) 清晨的滩涂色彩浅淡,如同一幅水墨画蔓延在灰蒙的大地上,有着 甲 (A 纯粹 B.纯洁)原生的天然美感;当一轮朝阳升起,在海平面上徐徐绽 ① 放,浅灰、橙黄、绯红、亮金…各种色调便在一片静谧里开始无休止地 乙 (A.荣耀 B.炫耀),光影交错中,整片滩涂像是一只上帝挥毫间不慎掉入人间的调色盘,又像是_____________,五彩缤纷,令人目不暇接,远处,几座灵巧秀气的小山温驯地quán ② 伏在滩涂上,恬静悠然。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书写汉字。 ①绽 ________________放 ②quán __________________伏 (2)从语段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只填序号。 甲 _________ 乙___________ (3)下列在空白横线处补写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一部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电影 B.一座春风吹拂下百花争艳的花园 C.一段如泣如诉婉转悠扬的旋律 D.一片黄沙漫天无边无际的沙漠 二、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4. 下列对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人身处巴蜀,为远方的妻子写下了这首诗,“君”指的便是诗人的妻子。 B. 诗中两次写到“巴山夜雨”,一实一虚,点明了特定的背景。 C. 从“未有期”、“何当”中可以读出作者对未来充满了绝望。 D. 本诗语言朴素自然,如话家常,字里行间蕴含着微妙的情感受化。 5. 简要说说“秋”在诗中起到哪些作用? (二)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小题。 【甲】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乙】余乡延溪①有石犀牛,其来颇久。近岁居民艺②麦,被邻牛夜食几尽。牛主惧其讼己,乃故言曰:“早见石犀牛汗如喘,又口有余青。食邻麦者,殆是乎?”众皆信然,谓石犀岁久成怪。于是艺麦家持石往断犀足不复疑邻牛云。嗟夫,邻牛食麦,石犀受击。石犀之形,以一击坏,而名亦以众口神。凡事何可不揆③诸理? (选自明朝江盈科《雪涛小说》) 【注释】①延溪:地名,在湖南桃源东。②艺:种植。③揆:度量,考察。 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国人道之   道:      (2)闻之于宋君  闻:    (3)牛主惧其讼己 讼:     (4)殆是乎    殆: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3分) A.于是艺麦家持石往/断犀足/不复疑邻牛云 B.于是艺麦家/持石往断犀足/不复疑邻牛云 C.于是艺麦家/持石往断犀足不复/疑邻牛云 D.于是艺麦家持石往/断犀足不复/疑邻牛云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3分) (2)众皆信然,谓石犀岁久成怪。(2分) 9.两段文字中的哪一句话揭示了“闻而传之者”和“艺麦家”最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东郭先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