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朱英诞诗歌中的“追寻”书写.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朱英诞诗歌中的“追寻”书写 文学自诞生之日起,就与“追寻”有了不解之缘,整部文学史可以说是作家寻找精神家园的历史,整个人类发展史也可以看作是人类不懈的寻找真善美、为寻找理想家园而不懈进步的历史,执着的追寻可以说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宿命。对于隐没的诗人朱英诞来说,他在诗歌中的寻找更是如此。他的夫人陈翠芬曾说到:“整整半个世纪的日日夜夜,他的灵魂沉浸在诗的海洋里,不为名利,不计荣辱,读书,写诗,如醉如痴地钻研是他的最大乐趣。”327正是这种苦苦追寻的执着精神,诗人建构了饱含个体生命感性体验的诗歌王国与艺术花园。在艺术的王国中,朱英诞寻找到了母亲,慰藉了自幼失母的隐痛:“青天老是蜷卧着/我也轻轻入梦/夜的深处是母亲,”寻找到了故土家园,抚平了漂泊游子的淡淡哀愁:“寻找着乡愁的旅途/梦在裸体上漫步,”寻找到了精神的乐园,安抚了孤寂、凄苦的诗人灵魂,“历尽了崎岖的波折/我寻找着乌有之乡”,同时,朱英诞以“梦”的幻想形式为诗歌的“追寻”主题增添丰富的含义,可以说,追寻在朱英诞的诗歌中,不仅仅是一种姿态更是一种常态化的存在。因此,本篇论文从朱英诞诗歌的“追寻”书写入手,以期阐释这一主题在诗歌中的含义,从而为朱英诞诗歌的解读提供一种新的可能。 一.寻找真诗—在艺术花园中构建诗学理想 朱英诞曾说:“诗,夹着田野的气息,如春风而夏雨,秋风而冬雪,点缀了我的一生,生命的四季”160,如此发自生命本能的真诚热爱足以令每代读者动容。作为“废名圈”的诗人,朱英诞的一生可谓平平无奇、默默无闻。然而,正是这样一位疏于时代与文坛主流的诗人,却留给我们将近三千多首诗歌。在朱英诞的诗歌中,“真诗”是其诗学理念的核心内容,主要指诗人真实地表达感性体验的所观、所思、所感,真挚地抒发感情。在诗人的诗学天地中,物物皆可歌咏,事事皆可抒怀,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皆是诗意:有“才有可爱的梦/便下了快雪/如一匹快马/无籁轻轻的/驰过夜间”(《大雪散文诗》)中描绘雪花的活泼可爱;也有“凄凉如一片秋之叶的人/人影子如风/徐徐走过”(《秋日》)中抒怀寂寥悲秋之感;更有“我每每疑惑,这是梦呢/如果不是有着花木的香味/而且灯火逐渐稀少里/繁星格外的明亮了”(《沉默者》)的智性深思。在真诗的执着书写下,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如雪花、院落、晨光等之物,它们或可爱或破落或温暖,这些平凡之物经过作者陌生化的描绘,每一个都透露着诗性的光芒。不仅如此,朱英诞还在诗歌中真挚地表达情感,将个体生命的感性体验——思母、悲秋之感注入诗歌中,从而与人类的普遍情感之间产生了共鸣,极大地提升了诗歌的审美内涵与情感深度。 对于“真诗”的不懈追寻,使得朱英诞在艺术的花园中建构自己的诗学理想。朱英诞一生创作了三千多首新诗,在这不断的诗歌耕耘中,他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诗歌风格与指导性的诗歌理念。面对早期新诗的“稚拙”,他力主诗歌的自由与新鲜,提出新诗就是“内容是‘真诗,形式是散文”的自由诗的诗学观念。他之于新诗创作,不仅有持久的创作力,而且还有敏锐的鉴赏力。对于新诗独特的审美旨趣与艺术坚持反过来成就他“门庭冷落”但“怡然自得”的诗歌园地。在诗歌中,诗人将自己的生命与诗歌划等同,在诗性王国中追寻到了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对于“苟全性命于乱世”的朱英诞来说,诗歌赋予他超越现实生活的力量,让他得以挣脱现实的纠葛,走向人类生存更高的境界——在艺术的王国中找到灵魂的栖息地。因此,面向新诗,朱英诞从“真诗”的追寻为基点,建构起属于自己独特的诗学理想与艺术花园,并在诗歌的海洋中,安放灵魂,找到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二.以梦为马—用幻想的形式来执着追寻 “梦”意象是朱英诞诗歌中最常用的意象之一,诗人借助“梦”意象为读者呈现了一个朦胧、奇妙的幻想世界,同时,“梦”是承载幻想的最佳形式,诗人借助这一形式在文学的世界圆梦“母亲”与“江南”。 在朱英诞三千多首诗歌中,“梦”意象随处可见,可以说“梦”意象贯穿了朱英诞诗歌创作生涯的始终,朱光潜曾说:“意象是诗人性格与情趣的返照”42,可以说,“梦”意象的幻想性是最适宜表现诗人沉默冥想的精神气质的意象类型。诗人借助“梦”自由地穿梭在幻境与现实之间,为我们塑造一个梦幻的世界,这里有温柔美丽的海上绮梦,也有春日美梦的轻盈灵动;有对曾经美梦的苦苦追寻,也有梦醒回归现实的怅然若失。在(《枕上作》)中,诗人这样写到:“我苦于我不知道啊/哪儿是我的家/游子是他乡的点缀/故里的情形将又是一番。”诗篇用“我”宣泄真实情感,诗人希望自己的生命如一张白纸般纯洁无瑕,而纯洁的圣女有她圣神的归宿——天堂,但诗人自己却怅然若失,苦于不知道哪兒是我的家,如何才能回到故乡,重温故土中熟悉的场景呢?只有在睡梦中,在梦境这一切才能实现,不仅如此,梦还能将诗人带到另一个远方,在那里一切都很美好。

文档评论(0)

wh458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