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三语文晨读材料( 04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译文:
八月,秋已深了,大风怒吼,把我屋上的几层茅草都卷走了。茅草翻飞,飞过江去,散落在江边上,
其中飞得高的茅草,挂在高高的树梢上;飞的低的茅草,飘飘悠悠,落在深塘的水边。
南边村庄上的一群儿童,欺侮我年老体弱,竟忍心如此当面作“贼” ,公开地抱着散落在地的茅草,
溜进竹林里去;由于唇焦口干已不能再呼喊,只好拄着拐杖回来,独自叹息。
一会儿,风停了,云层墨墨,秋天的天空乌云密布,天也渐近黄昏,黑了下来。盖了多年的布被,又
硬又冷, 像铁似的, 娇惯的儿子因为睡相不好, 把被里子都蹬破了。 因为屋漏, 床头没有一块干燥的地方,
可如麻似的密集的雨点仍旧下个不停。我自从安史之乱后,一直睡眠不好,这漫长的黑夜,到处都是湿漉
漉的,如何挨到天亮呢!
哪里能得到千万间高大的房屋,普遍地遮蔽天下贫寒的人,让他们都喜笑颜开,而高大的房屋在风雨
中岿然不动,安稳如山!啊!什么时候我眼前能耸立这样高大的房屋,我自己即使茅屋读破,受冻致死,
也是心满意足的。
一、重点词语
1. 秋高:秋深。
2. 怒号( háo ):大声吼叫。
3. 三重( chóng )茅:多层茅草。 三,泛指多。
4. 挂罥( ju àn ):挂,缠绕。罥,挂结。
5. 长( cháng):高。
6. 沉塘坳(ào ):沉到池塘水中。 坳,水势低的地方。
7. 忍能对面为盗贼:竟然狠心这样当面做偷窃的事。忍,狠心。能,如此,这样。对面,当面。为,做。
8. 入竹去:进入竹林。
9. 呼不得:喝止不住。
10. 俄顷( qǐng ):不久,一会儿。
11. 秋天漠漠向昏黑:指秋季的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了下来。漠漠,阴沉迷蒙的样子。向昏黑,渐渐黑
下来。向,接近。
12. 布衾( qīn ):布质的被子。衾,被子。
13. 娇儿恶卧踏里裂: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都蹬坏了。恶卧,睡相不好。裂,使动用法,使……裂。
14. 床头屋漏无干处:整个房子都没有干的地方了。
15. 雨脚如麻:形容雨点不间断,像下垂的麻线一样密集。雨脚,雨点。
16. 丧( sāng)乱:战乱,指安史之乱。
17. 沾湿:潮湿不干。
18. 何由彻:如何才能挨到天亮。何由,怎能,如何。彻,通,这里是“彻夜、通宵”的意思。
一、知识点
1、主旨: 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关心民生疾苦,体察人间 冷暖的济世情怀。
2 、赏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
这句诗的意思是: 哪里能得到千万间高大的房屋,普遍地遮蔽天下贫寒的人,让他们都喜笑颜开,而
高大的房屋在风雨中岿然不动,安稳如山! 三句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 推己及人,关心民生疾苦、忧国忧
民 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 美好的愿望 和高尚的情操 。
3 、赏析“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 亦足!”
这句诗的意思是: 啊!什么时候我眼前能耸立这样高大的房屋,我自己即使茅屋读破,受冻致死,也
是心满意足的。 表现了诗人 舍己为人、至死不悔决心,博大的胸襟和崇高的理想 。
4 、诗歌的第一节是怎样描绘秋风肆虐的情境的?诗人为什么要作这样的描绘?
第1页 共 4 页
答:“风怒号 ”从 听觉 上突出了 秋风之狂 ;“卷”从视觉 上形象地写了 秋风之肆虐 ;“飞”、“渡”、“洒”、
“挂”、“飘转”等词写了 秋风对茅屋的破坏 ,这样的描绘 为后文写屋漏遇雨自己境遇之惨蓄势 。
5 、杜甫一向关心人民疾苦他的诗素有“诗史”之称,但为什么他却反常态只写了自己的个人遭遇?
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 以小见大,推己及人,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
6 、本诗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
渲染凄苦的氛围 , 衬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