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谈谈“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
1330631045.doc
谈谈“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 江西省会昌中学 文沐生
?有教无类 ?与?因材施教 ?是春秋晚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提出的其中两条教育思想。我想关于孔子提出的教育原则及方法的论述与著作可谓汗牛充栋。我虽为教育门中人~但以目前的阅历~着实想不出这里面还有什么新鲜花样。因此~我只能对此作一综述。既为综述~那么文章的很多观点当然已是先前学者、圣贤讲透了 的。我在这里只是略微谈谈我的一些我的所见所闻罢了。文章先从孔子的身世及时
代背景出发~谈了孔子的理想及教育成就~接着论述了 ?有教无类 ?与?因材施教 ?的涵义与关系~最后再谈 ?有教无类 ?与?因材施教 ? 在当今教育实践中的运用。
孔子的身世及时代背景
为何要谈“孔子的身世及时代背景” , 因为任何正确言论 ( 或真理) 的提出都有与其提出人的阅历及时代背景相关。
孔子的先祖原是宋国的贵族,后因僻内乱,从他父亲开始,迁至鲁国定居。他的父亲叔梁纥,是当时有名的武士,曾经立过两次有名的战功。在其六十六岁时, 娶颜征在为妻,即孔子的母亲。孔子诞生于鲁国境内尼丘山附近的一个小山村,取名为丘,字仲尼。然而,尼丘山并没有给孔子及家庭带来安宁的生活,孔子三岁 时, ( 孔子的) 父亲叔梁纥就去世了。从此,由母亲颜征在携孔子在鲁国过着相依为命而清苦的生活。家道中落,生活贫贱,因此孔子在同龄孩子中显得有些早熟,同时也因此而无法享有贵族一般的受教育权利。尽管如此,孔子并没有形成冷酷、孤僻的性格,反而让他成为勤奋好学、关爱苍生,提倡仁爱及受后世景仰的至圣先 师。孔子是好学的,他所拥有的知识与道理,几乎都是通过自学而来,同时也学无
: “三人
: “三人
常师,只要看到、听到谁有他不知道的知识,都虚心向他请教,所以他说
行,必有我师焉”~ 因此,孔子通晓六艺 : 礼、乐、射、御、书、数。在他三十岁时,已成为学识渊博的知识分子,即所谓“三十而立”~
孔子所处的时代已经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周朝天子地位衰落,已不再
是“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先有公元前 771 年犬戎攻入镐京,周幽王被杀,西周结束。接着,在公元前 770 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春秋时期开始,从此,周王室衰微。从前是周天子统帅诸侯,“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现在这些权力 都落到诸侯手里,“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礼乐征伐自大夫出”,甚至于“陪臣 执国命”。周朝奴隶制处于“礼坏乐崩”的境地。这便逐渐形成春秋诸侯争霸的战 乱局面,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及楚庄王先后成伯。即使是周天子也派 代表,甚至是亲自参加会盟,承认他们的霸主地位。
孔子的理想及教育成就
孔子的最大理想是希望在政治领域有所作为,希望成为“武王之周公”, 次之亦愿成为“桓公之管仲”,若再不济能成为“郑国之子产”也行。然而,由于身 处乱世,他所主张的仁政没有施展的空间,但在鲁国担任中都宰、小司空、大司寇 的时间里,鲁国大治,即使是强大的齐国也畏惧孔子的才能。但好景不长,随后孔 子与当时实际掌权的鲁国
第 1 页 共 6 页
1330631045.doc
贵族三桓矛盾暴露,同时鲁国君臣迷恋歌舞,不理朝政,其中权势最大的季孙氏也不想再任用孔子了。孔子不得已离开鲁国,出外周游列国寻找出路。
公元前 497 年( 已是春秋末期,战国大约从公元前 475 年开始) ,孔子登上泰
山,放眼望去,遂感脚下的大地竟会如此渺小。他要用自己宏大的理想来改变这片
苍凉的大地,建立一个充满爱心与仁义的社会。在这里,他走上了自己的木轮牛
苍凉的大地,建立一个充满爱心与仁义的社会。在这里,他走上了自己的木轮牛
车,携同自己的弟子,踏上了周游列国的征途。
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将很大的心血用在教育事业上。所以,孔子的最大成 就却是在教育领域。孔子在阙里 ( 孔子故里 ) 收徒授业,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旧传统,开创了私人办学之先河。他提出“有教无类”的口号,一改过去只有贵族子弟
才能上学的局面。他的学生相传有 3000 人,其中最著名的有 72 贤,比如 : 在德行领域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曾参 ; 在言语外交领域有宰我、子贡 ; 在政事领域有冉有、子路 ; 在文学领域有子游、子夏。孔子的学生大多数出身贫贱,年龄
参差不齐,有的与他几乎同年,有的与他相差三四十岁,还有父子二人 ( 如曾点与曾参) 都是他的学生。
纵观孔子的一生,有一大半的时间,他是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
他对学生的影响一部分是通过言传,通过学习古代文献,传授各种技艺。而更多
的,更为深刻的则是身教。他的勤奋好学,他对真理,对理想,对完善人格的追求 ;
他的正直、善良、谦虚、有礼 ; 他对国家的忠诚与对老百姓的关心,都深深地感染着他的学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