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桉叶有哪些作用
异名】桉树叶(《现代实用中药》),蓝桉叶(《广西中药志》)。
【来源】为桃金娘科植物蓝桉的叶。
【植物形态】蓝桉,又名:灰杨柳、玉树、小球核桃、蓝油木、
杨草果桃、灰叶桉。
常绿乔木,高达 7 米。树皮成薄片状剥落,幼枝呈方形。叶蓝绿
色,常被白粉;正常叶互生,披针形,镰状,长 12~30 厘米,有腺
点,侧脉末端于叶缘处连合;异常叶无柄或具短柄,对生,卵形。花
白色,径约 4 厘米,单生或 2~3 朵聚生;萼管和萼片与花瓣合生的
帽状体稍扁平,坚硬而有小瘤状突起,外被蓝白色蜡粉,中央呈圆锥
状凸出,短于萼管,早落;雄蕊多数,数列,花丝白色。蒴果杯状,
径 1.8~2.5 厘米,果缘厚,有 4 棱及不明显的瘤体或沟纹,果瓣
4,
与果缘平齐。果期夏季及冬季。
我国南部及西南各地有栽培。
本植物的根皮(蓝桉根皮)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全年可采,折取老叶,阴干或鲜用。
【药材】干燥桉叶呈镰刀状披针形,长 12~30 厘米,宽 2~7 厘米,革质而厚,先端尖,基部不对称, 全缘,上面黄绿色, 光滑无毛。对日光透视,见有无数透明小腺点、并多数红棕色木栓斑点。羽状网
脉;叶柄长 1~3 厘米,扁平而扭转。微有香气,味有清凉感而稍苦。
产四川、云南、广东、广西等地。
【化学成分】叶含挥发油 0.92~2.89%,其主要成分是 1,8-桉叶
素、蒎烯、香橙烯、枯醛、松香芹醇和 1-乙酰 -4-异丙叉环戊烯等。
又含芸香甙、槲皮甙、槲皮素、 L(+)-高丝氨酸,还分出桉树素。
花亦含挥发油,其成分与叶中的相似。树皮含鞣质。从该植物得到的焦油中,含愈创木酚。
【药理作用】用柱层析法从蓝桉中分离出一种物质,对革兰氏阳性细菌有抑制作用, 在试管内对破伤风杆菌及白喉杆菌毒素有解毒效力。家兔皮下注射此物质 0.2 毫克 /公斤后,两周内未见毒性反应。桉叶的水提取液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副伤寒杆菌的氧消耗及其琥
珀酸脱氢酶活性, 此抑制作用与革兰氏反应无关, 但与药液浓度成正
比。蓝桉中提出的桉叶油在 6%以上的浓度,试管内能抗结核杆菌,
用于 10 余例肺结核患者(吸入或气管滴入)亦有一定疗效。蓝桉叶
浸剂和桉叶油可作为吸入剂用于呼吸系疾患,特别是上呼吸道感染;
慢性支气管患者内服后有祛痰作用, 哮喘时既可内服又可吸入。 桉叶
油及蓝桉叶浸剂尚可用于某些皮肤病,并作为创面、溃疡、瘘管的冲
洗剂。桉叶油内服后有驱钩虫作用,其鞣酸有轻度收敛性质,其挥发
油有驱风作用,挥发油从消化道吸收,部分由呼吸道排泄。此外,桉
叶油尚可用作除臭剂及神经痛患者的镇痛药, 有人认为蓝桉叶具有局
部麻醉作用。
【毒性】曾有报道桉叶油中毒 29 例,其中 7 例死亡。致死量最小的仅 3.5 毫升,但也有服至 30 毫升而得以恢复者。中毒症状为上腹部烧灼感、恶心、呕吐、眩晕、乏力、皮肤苍白或青紫、四肢发冷、脉搏细速、昏沉欲睡,甚至谵妄、惊厥。病人呼气中有强烈的桉叶油
气味,可持续 1~2 天,有时尿、粪中也有气味。部分敏感患者对常用量亦可引起皮炎。
【性味】苦辛,凉。
①《广西中药志》:味苦,性温。
②《四川中药志》:性温,味苦,无毒。
③《云南中草药》:苦辛,凉。
【功用主治】治感冒,流感,痢疾,肠炎,关节痛,膀胱炎,烫伤,疥癣,丹毒,神经性皮炎,湿疹,痈疮肿毒。
①《观代实用中药》:解热,治肠炎及膀胱疾患。
②李承祜《生药学》:煎液,治丹毒与其他传染性化脓症。
③《广西中药志》:预防感冒和治疗痢疾。
④《四川中药志》:治关节痛及作外科手术后之罨包。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 3~8 钱。外用:煎水洗、研粉撒或熬膏敷。
【选方】①治肠炎下痢:桉叶、马齿苋、地锦草、茶叶。煎汤服。②治关节疼痛:桉叶、香通、松节、骨碎补。煎汤服。③治膀胱炎,小便下血疼痛:桉叶、石苇、海金砂。煎汤服。 (①
方以下出《四川中药志》)
④治疥癣:桉树叶煎水洗。 (《云南中草药》)
⑤治流脑、流感、钩虫病:桉树叶三钱。 水煎服,日服二次。(《文山中草药》)
⑥治神经性皮炎,痈疮肿毒,麻风溃疡:桉树叶适量,煎水外洗。
(《文山中草药》)
⑦治腮腺炎,结膜炎:核树叶三至五钱。煎服。
⑧治皮肤湿疹:桉树叶熬膏外敷。
⑨治烧烫伤,外伤出血:桉树叶研粉撒伤部。 (⑦方以下出《云南
中草药选》)
【临床应用】①预防麻疹
用桉树叶 60 斤,加水 350 斤,煎成 150 斤。3 个月至 1 岁,每次 1 食匙; 2~4 岁每次 2 食匙; 5 岁以上,每次 3~4 食匙;均日服 3 次,共服 9 天。计观察 267 人(其中有接触史的儿童 160 人),经 2 个月,出疹者 16 人,占有接触史人数的 10%,占易感儿童人数 6%。在同时期另用胎盘粉糖浆观察 30 人,其中有接触史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