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在任何时候,热情与诚恳都是交谈的基础。 交谈时要注意以下因素:场所、声音、语言、态 度、观察、话题的选择。交谈要语气谦和、措辞 委婉,注意问候语、征询语的使用。做一名好的 倾听者,应当注意表情、姿态、积极的反应三个 方面。社交礼仪规定,在交谈中应遵循双向共感 规则,即人们在交谈中要注意双向交流,尽量使 交谈围绕交谈对象进行;在交谈中谈论的中心内 容,应使彼此双方都感兴趣。 (三)交谈礼仪 第四节 商务活动礼仪 二、商务洽谈礼仪 一、商务拜访礼仪 三、商务交往活动礼仪 拜访是公共关系交往中经常遇到的事务,它能增进 双方之间的感情和友谊,有助于双方的交流、理解和信 任。拜访要掌握的礼仪事项(见图6-9)。 一、商务拜访礼仪 图6-9 商务拜访礼仪 商务洽谈的七个礼仪(见图6-10)。 二、商务洽谈礼仪 图6-10 商务洽谈礼仪 (一)请柬的使用 在发出请柬时,应使用正确的称呼。如果 想知道对方是否会来,可在请贴上标明 “ 敬请 回复(RSVP)”,并提供回信地址和电话号码。 重大活动的邀请在右下角应注明对出席者的着 装要求。 在收到请柬后,要及时回复邀请。回复时 要采用与请柬相同的格式和结构。 三、商务交往活动礼仪 1.宴请礼仪 根据宴请目的,确定规格、种类。宴请规 格对礼仪效果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宴请的种 类一般包括:正式宴会、酒会、冷餐会、工作 餐等; 择定时间、地点,根据宾客订菜; 精心制作请柬,认真发送确认; 根据中西餐饮礼仪不同,进行席次、位次 的排列。 (二)宴请与餐饮礼仪 2. 用餐礼仪 准时赴会,向主人表示谢意和问候; 待主人和主宾入座后,自己从椅子左侧入座; 随身的皮包放在身体和椅子的靠背之间,或者放 在椅子下面; 与同桌的人打招呼并相互介绍; 当主人示意用餐开始后,将餐巾打开或对折平摊 在自己的腿上; 用餐过程中如需离开时,要将餐巾放在坐椅上, 用餐完毕才可将餐巾放在桌面上; 告辞时,应向主人致谢。 (二)宴请与餐饮礼仪 1. 餐巾的用法 要等大家都就座、主宾取了餐巾后再取。可自然对 折放在膝盖上。餐巾可用来擦手、擦嘴。 2.正确使用刀叉 右手持刀、左手持叉。一道菜用完后,将刀、叉并 排放在盘子中央偏右下方。将刀、叉呈八字型摆放,则 表示这道菜尚未用完。 3. 喝汤 喝汤时,用匙进食。握匙的正确姿势为:用大拇指 按住匙的把,其他手指轻轻托住另一边。舀汤时,应从 盘子里面向外舀,这与中国人使用汤匙的习惯正相反。 喝至最后还有一些剩余的汤时,千万不可端起汤盘吮吸 而应用左手将汤盘微微外倾,用匙舀尽。自己取汤是常 识,喝汤的原则是不要出声音。 (三)西餐礼仪 4. 吃肉或禽类食品 使用刀和叉。注意不可用叉子将整块食品叉起食 用,而应用刀子将食品切割成小块,再用叉子叉住放 进嘴中。每道菜吃完之后,可将刀叉并拢平排在盘内。 若摆成八字或又放在盘上,是表示还没吃完。 5. 饮茶、喝咖啡 用杯子、杯托和小茶匙。如愿加牛奶、白糖,可 用小茶匙从盛放奶、方糖的器皿中自取放入杯内,用 小茶匙搅匀后,仍将茶匙放回原处再喝。喝时,右手 拿茶杯把,左手端杯托碟。 (三)西餐礼仪 6. 吃水果 如吃梨、苹果,也不要整只去咬,而应用水果刀将 水果切成四至六块,剜去果心,用手拿着一块一块地吃 吃香蕉时,则剥皮后整只放在盘子里,用刀、叉切断成 小块吃。吃橘子时,用手把皮剥掉,一片一片掰开吃。 7. 食用鸡和鱼类食品 宴席上有鸡、龙虾或水果时。有时会送上一小钵盂 水,这是供洗手用的,切勿将此当作饮料。吃剩的食物 和鱼刺、骨头等不要放在桌上,而应放在餐盘内。 8. 主食面包 面包要用手撕成小块吃,也可一块块地抹上黄油吃 在整个宴会过程中都可以吃面包,但要在最后一道菜上 完的时候吃完。 (三)西餐礼仪 (四)馈赠礼仪 赠送礼品是人际交往中表达友情、敬重和感激的 一种普通形式。 首先,要了解赠礼的对象的有关情况,即有针对 性; 其次,要考虑送礼时间、场合; 再次,要掌握一些与赠礼有关的习俗禁忌; 最后,要为赠礼选择精美的包装、以示对受赠者 的重视与尊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