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2003版标准成果 桑基鱼塘.pptxVIP

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2003版标准成果 桑基鱼塘.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单体名称: 桑基鱼塘 基本类型:建设工程与生产地 序号:02019 ; 代 号;性质与特征(单体性质、形态、结构、组成成分的外在表现和内在因素,以及单体生成过程、演化历史、人事影响等主要环境因素): 桑基鱼塘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综合生态养鱼模式。其特点是:池中养鱼,四周塘埂种桑养蚕,通过每年夏、秋季“捻火泥”和冬季清整鱼塘,将淤泥搬运到四周塘埂上作为桑树肥料,使桑地长期保持良好肥力,促进了桑叶和蚕茧的增产,同时也使鱼塘千百年来保持池深埂固的良好状态,蚕蛹和蚕沙可作为养鱼的饲料和肥料,节约了养鱼生产成本,从而在养鱼业和养蚕业之间建立起一种能相互促进的良性生态结构。 ;桑基鱼塘中桑树的肥源是塘泥,一般在冬天鱼池排干水后将塘泥施于桑树行间,作基肥,厚约3-4厘米,干后耙匀。河泥是一项重要的肥料,不论田地都适用。古人云:“家不兴,少心齐,桑不兴,少河泥。”捻泥是农家“第一紧要事”。该地区的河泥,主要是由上游山区和陆地上冲刷下来的肥土和有机物,河道中的水草、鱼类排泄物和残体组成,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和有机质,是一种优良肥料,所以当地农户都很重视捻泥。在《沈氏农书》的“逐月事宜”中,除四月至七月这段农忙季节外,其余一至三月,八至十二月,都有安排捻泥这一项农活。桑地捻泥有二利,一是给桑地填上有机质新土,补益一年雨淋土剥的损失;二是使低土坚实而又松干,以适应桑性喜燥的特性。包世臣的《齐民四术》上曾写道:“春初先捻河泥,以草罨而腐之,临种担以作底,其力虽慢而长。”;桑基鱼塘中鱼类的饵料一方面来自桑基上间作的作物,而主要来自蚕沙,即蚕粪、蚕蜕和吃剩的桑叶的混合物。蚕沙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其饵料价值高于任何畜禽类,既是鱼类喜食的饵料,又作鱼池肥料。;此外,嘉湖地区盛产湖羊,这也与该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养蚕发展密切相关。蚕桑地区,河港纵横、旱地较多,不论地上或水面,青饲料都十分丰富。越冬饲料靠青草干和枯桑叶,而枯桑叶更为湖羊最重要的越冬饲料。羊吃了枯桑叶,尤如人吃了补品,周身发热,不易受冻。每年霜降后,桑叶枯落,当地农民将桑叶摘落,用稻草包裹,留以饲养;或将枯桑叶载至市镇,投桑叶行发卖。另外,蚕沙晒干后也可以作为湖羊的饲料。;所以嘉湖地区盛产桑叶的地方,必盛产湖羊。每缝冬季,因桑树为落叶乔木,冬季可在其行间种植蔬菜、黑麦草和豆科牧草,春季桑树生长初期换种花生、豌豆等作物。采桑叶后浇一些稀塘泥,以促进桑叶生长。春夏季还可利用塘面上空搭架种瓜菜和豆类作物。;桑基鱼塘的生产模式中,鱼塘是该生态系统中的关键性的生产环节。桑基鱼塘的每亩桑园能产桑叶1000-1500千克,每年能养蚕4-5次,共产茧80-120千克,产生蚕蛹64-96千克、蚕沙300-450千克,每2千克蚕蛹或每8千克蚕沙能养1千克鲜鱼,因此,每亩桑地的副产品能转换成鱼产量70-105千克。一般桑基与池塘的比例一般为4:6或5:5,若有其它饲料来源,适当减少桑基面积。;菱湖是我国目前“桑基鱼塘”最大的集中地,也是当之无愧的丝绸故乡。早在4700多年以前,菱湖先民就已经织出丝绸和绫绢织物了。秦汉时,桑树“有地即栽,无一旷土”。唐朝时,菱湖丝织品已列为贡品,“菱湖业蚕捻丝为绸尤工。”宋朝时,“茧泊山立,缫车之声,连甍相闻”。明清时,菱湖蚕丝产量、质量均为湖州府第一。历来有“湖丝遍天下”“湖丝甲天下”之美誉,而菱湖为湖丝之冠,是全国三大丝绸专业名镇之一。现蚕丝的年产量占全市的24%。;菱湖的淡水鱼人工养殖也有悠久的历史。汉唐时期就开始掘池养鱼。明万历年间,掘池养鱼普及。“菱湖擅鱼菱之利,兼种蚌珠为业”;“水市朝开,渔歌夜发”,“鱼多论斗卖,菱好即使栽”的水产养殖业兴旺繁盛。解放以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和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曾在菱湖建所,以科学方法总结、推广菱湖千余年的人工养鱼经验,并成功进行人工孵育,积极防治鱼病虫害,使菱湖池塘养鱼高产高效,成为全国三大淡水鱼商品生产基地之一。近年来,菱湖淡水鱼养殖走出了青、草、鲢、鳙四大家鱼的传统模式,打响了鲈鱼、黄鳝、青虾、河蟹、甲鱼、沼虾等名优特高的水产品牌,旺销全国。现淡水鱼的年产量占全市的35%。;目前,菱湖全镇有近6万亩桑地和近15万亩鱼塘,育桑和养鱼,相连相倚,相辅相成,形成著名的桑基鱼塘,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肯定的我国唯一的保留完整的传统生态农业模式,适宜发展中国家应用推广。而卢家庄村为菱湖桑基鱼塘的示范村。为联合国粮农组织亚太地区养鱼培训中心“桑基鱼塘”教学基地。;旅游区域及进出条件(单体所在地区的具体部位、进出交通、与周边旅游集散地和主要旅游区[点]之间关系): 毗邻湖盐线,西距104国道18公里;东北距菱湖镇5公里,东北距南浔镇46公里,北距湖州29公里,南距杭州80公里。 ;保护与开发现状(单体保存现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Doc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大部分文档都有全套资料,如需打包优惠下载,请留言联系。 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下载资源,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及时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