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致电化学分析及其传感器的研究进展.pdf

光致电化学分析及其传感器的研究进展.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41 卷 分析化学 (FENXI HUAXUE) 摇 评述与进展 第 3 期 2013 年 3 月 摇 摇摇 摇 摇摇 摇 摇摇 摇摇 Chinese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摇摇 摇摇 摇 摇摇 摇摇 摇 摇436 ~444 藡 DOI : 10. 3724 / SP. J. 1096. 2013. 20729 蕥 蕥蕥蕥蕥蕥蕥蕥 藡 蕥 评述与进展蕥蕥 藡 藡 蕥蕥 蕥 蕥 蕥 蕥 蕥 光致电化学分析及其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 张兆霞 摇 赵常志 ( 青岛科技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 青岛 266042) 摘摇 要摇 基于光电化学现象而发展起来的光致电化学分析法具有选择性好 、灵敏度高 , 而且仪器设备简单 、易 于微型化 , 已经成为一种极具应用潜力的分析方法 。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光致电化学分析法及其传感器的研 究进展 。 关键词 摇 光致电化学 ; 传感器 ; 综述 1 摇引摇 言 光致电化学是一些物质与激发态的光电材料之间发生了电子转移而引起光电流变化的光电化学现 象[1] , 光致电化学分析法就是基于这种光电化学现象而发展起来的 。 它的原理可简单表述为具有光电 化学活性物质的分子受到光激发后 , 其外层电子可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 。 由于激发态分子具有很强的 活性 , 能够直接或间接通过电子调节机理将电子转移到半导体电极的导带或其它具有较低能量水平的 电极上 , 从而产生光电流 。光电流的产生可能有以下两种机理 :(1) 如果溶液中存在还原剂分子 , 反应 后产生的受激氧化态分子被还原到基态 , 继而再次参与光电化学反应 , 因此产生的光电流不间断 ; (2) 如果溶液中存在猝灭剂分子 ( 通常为电子供体或受体分子 ), 激发态分子可与其发生电子转移反应 , 生成的氧化态或还原态粒子能够进一步从电极表面得到或失去电子 , 即可产生光电流 , 而光电活性分子 重新回到基态参与反应 [2] 。光电流的强弱与辐射光的波长和强度 、光电活性物质的性质 、电极的种类 和形状 、偏压的大小以及电解质的组成有关 。在原理上 , 光致电化学可以看作是电化学发光的逆过程 。 电化学发光分析法是基于电致发光检测光强度以达到检测的目的 , 而光致电化学分析法则是利用光激 发物质产生电子转移 , 通过直接或间接检测光电流的强弱实现检测目的 。 与电化学发光一样 , 其激发与 检测是分步进行的 。光致电化学方法是进行电流检测 , 具有设备简单 、成本低廉的优点 , 可以通过单波 长或普通光源与电化学检测设备组装 , 易于微型化和集成化 。相对于电化学方法而言 , 由于光电流的产 生类似于催化过程 , 加之空白值

文档评论(0)

kxg20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