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当代文学中的人道主义思想潮流分析.docx

我国现当代文学中的人道主义思想潮流分析.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 3 、人道主义思想概述 人道主义思想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将文学作为推动人类思想解放的 武器,它反对传统的封建统治,倡导对于人类自身的爱护以及关怀,它将人作 为道德的中心,提倡建立以人为本的世界观。人道主义在我国的当代文学中具 有十分重要的体现,它起源于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包括鲁迅、周作人、胡 适、陈独秀以及梁实秋等,这些作家都在自身的文学作品中高举人道主义旗 帜,大力宣扬人道主义精神。我国在二十世纪中期推行了 “百花齐放 ”的文艺创 作方针,使得人道主义思想在文学创作中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也遭到 了批判。 二、我国现当代文学中的人道主义思想潮流 五四运动时期与十年动乱之后的一段时间是我国现当代文学之中人道主义 思想潮流取得集中发展的两个关键时期。在新文化运动中,人道主义精神是反 对封建思想与封建统治的强大武器,在十年动乱之后,人道主义精神再次引起 了大家的关注。这两次集中的发展都是人道主义对旧制度的反抗与批判,具有 强烈的时代性。 周作人是我国现当代文学中人道主义精神的先驱,但是,他对于人道主义 的相关理解与阐述具有封闭性与个人理性,忽视了复杂的社会形态,也忽略了 对于整个社会的人道主义关怀,这种狭隘的对于个人完善的追求,也使得其人 道主义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周作人的人道主义主要具有三个特征: 第一,关爱 “小儿 ”与“女人”;第二强调爱应当是平等与博爱,爱是人人都能 享有的,不专属与特定群体;第三,追求人人自爱以及人格独立,反对慈善主 义,反对居高临下的施舍与同情。 同一时期的鲁迅、胡适、梁实秋较周作人而言对于文学中的人道主义展现 出更为激进的姿态,从其他角度进行了相关阐释。梁实秋提出了 “伟大的文学是 体现普遍人性而非表现自我, ”他的这种的阐释在当时具有较大的影响,这种较 为古典保守的人道主义思想被称为新人文主义。在梁实秋看来,人性具有普遍 性与固定性,是永久而不受时间限制的,因此,文学创作要建立在永恒的人性 之上。 建国后,我国推行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方针,使得人道主义取得了一定 发展,巴人认为人情也是人道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文学创作应当呼唤人情味 的回归,文学作品要能反映充满人性的现实生活。钱谷融认为文学创作要从人 出发,将人作为创作中心。但是他们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受到了批判, 称鲁迅强调人性的阶级性,违背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思想,属于资产阶级的意识 形态。 十年文革之后,人道主义探索的禁区被打破,在理论与创作方面都取得了 较大的发展。 在新时期,人道主义对历史的错误进行了深刻的反省,使教条化、概念化 的文学创作现象得到冲击。在这个时期,人们从不同角度对于人道主义思想进 行了新的阐述。朱光潜认为文学作品必须是对人性的深刻反映,应当能够帮助 人进行自身人性的完善。在这个时期,人道主义思想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的转型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 呈现出边缘化趋势,文学创作必须在新时期对自身的作用以及地位进行重新的 思考与定位。除此之外,由于贫富差距、腐败现象的产生以及拜金享乐主义的 兴起,使得人类的精神生活多元却空虚。 在这种现实下,人道主义精神是否 “失落 ”成为了讨论焦点,王朔现象被广 泛关注,包括刘心武、王蒙、刘彬彬在内的众多专家对于人道主义的现状进行 了谈论。 三、 “人道关怀型 ”现实主义在我国的发展演变 “人道关怀型 ”现实主义,即以 “人道主义 ”作为文学创作的指导理念,注重描 写人了生活状态,尊重人、热爱人的一种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手法。其精神内核 就是对于现实人生的人道主义关怀。 西方的人道主义对于我国现当代文学创作具有很大影响。陈独秀、李大钊 等都在各自的文学作品中多次提及西方的人道主义精神。经过理论引进,我国 早期资产阶级开始探索创建适应我国国情的人道主义理论,该时期以周作人为 代表。他从不同角度对于人的价值与地位进行了多方面的论述,提出了在当代 人道主义缺失于文学创作中的情况下重建该理论的必要性,为创作早期 “人道关 怀型”现实主义文学奠定了理论基础。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期,随着阶级矛盾的 尖锐化, “人道关怀型 ”现实主义文学遇冷,这使其发展上陷入低谷。毛泽东提 出了关于 “人性”与“阶级性 ”相对立的观点使众多作家不敢在对人性进行讨论。十 年动乱期间,文学个人创作被集体创作取代,文坛充满了欺骗性,文艺创作也 失去了独立性, “人道关怀型 ”现实主义文学受到巨大打击。 纵观我国现当代文学中的人道主义思想潮流,其发展道路坎坷曲折,在不 同的历史时期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对于我国当代文学创作 具有深远的影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unpengch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