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考题看“数学实践活动”的考查.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 2011 年中考题看“数学实践活动”的考查 陈 建 江苏省泰州市九龙实验学校( 225300) 此文发表于《中学数学杂志》 2012 年第 2 期 “数学实践活动” 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 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 是帮助学生积累数 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 .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本身就 是一个过程,只有通过大量的数学活动,学生才能形成对数学的全面认识 . 因此,过程就是 一个课程目标,作为新课程的一个具体目标,学生的“数学实践活动”过程始终是课程、教 学及其评价所应当关注的对象 . 但是,在平时教学中,许多教师对“数学实践活动”过程的 关注不够, 重结果轻过程, 形成结果的生动过程往往被单调机械的条文所取代, 数学学习变 得沉闷,对于教材中每章结束后安排的“数学实践活动”课,绝大部分教师都选择了放弃 . 主要是因为以往在中考试卷中缺乏对 “数学实践活动” 的考查, 从而导致了教师们思想上的 一种懈怠 . 但是在近几年的中考试卷中,我们越来越多的看到“数学实践活动”的身影,已 经成为中考命题者青睐的对象 . 现从 2011 年部分中考题来谈谈 “数学实践活动” 的考查角度。 一、 设计多层次问题,从探究应用的角度考查 设计多层次问题, 综合多元知识, 在问题的探索过程中暴露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 从而 进行有关过程性目标的考查 . 问题 1( 2011 江苏盐城) 情境观察 将矩形 ABCD 纸片沿对角线 AC 剪开,得到△ ABC 和△ A′C′D,如图 1 所示 .将△ A′C′D 的顶点 A′与点 A 重合,并绕点 A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使点 D 、A(A′)、B 在同一条直线上, 如图 2 所示. 观察图 2 可知:与 BC 相等的线段是 ▲,∠ CAC′= ▲ °. C D C D C C C A BAA B D A(A ) B 问题探究 图 1 图 2 如图 3,△ ABC 中, AG⊥BC 于点 G,以 A 为直角顶点,分别以 AB、AC 为直角边,向△ ABC 外作等腰 Rt△ ABE 和等腰 Rt△ ACF ,过点 E、F 作射线 GA 的垂线,垂足分别为 P、 Q. 试探究 EP 与 FQ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P E P E H E F H F Q F Q A A M A M N N BG C B G C B G C 图3 图4 图5 拓展延伸 如图 4,△ ABC 中, AG⊥ BC 于点 G,分别以 AB、AC 为一边向△ ABC 外作矩形 ABME 和矩形 ACNF ,射线 GA 交 EF 于点 H. 若 AB= kAE,AC= kAF,试探究 HE 与 HF 之间的数 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 解析:( 1)情境观察: 学生通过观察或全等易得与 BC 相等的线段是 AD ,∠CAC′=90 °, 这一问题的设计主要是呈现给学生一个基本图形,为解决下面的问题服务 . ( 2)问题探究:图形蕴含了两个如图 2 所示的基本图形,可由 Rt△ABG≌ Rt△EAP , 得出 AG=EP , Rt△ACG≌ Rt △FAQ,得出 AG=FQ ,从而得证 . ( 3)拓展延伸:如图 5,过点 E 作 EP⊥ GA, FQ⊥ GA,垂足分别为 P、 Q.把“问题探 究”中的两对全等三角形变为相似三角形, Rt△ABG ∽ Rt△EAP, Rt△ ACG∽ Rt△ FAQ,运 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易证 EP=FQ ,再证 Rt△EPH≌ Rt△ FQH ,得 HE=HF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全等三角形、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 握. 问题设计上层层深入,每一步都为下面的思维活动打下基础,是一个蕴含了让学生经历 观察、探究、合情推理、拓展应用的数学活动过程 . 学生始终处于“思考 —收获 — 再思考 — 再收获” 这样一种情感体验之中, 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数学化思考, 引领学生的思维往纵 深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过程性目标的考查 . 二、暗示思路,从方法迁移的角度考查 在试题中根据已建立的数学模型, 逐步给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要求学生在理解的 基础上进行方法的迁移运用,以获得的数学经验和知识解决新问题 . 问题 2( 2011 北京) 小伟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如图 6,在梯形 AB CD 中, AD∥ BC,对 角线 AC,BD 相交于点 O. 若梯形 ABCD 的面积为 1,试求以 AC,BD , AD BC 的长度为 三边 长的三角形的面积 . D A D A O O B 图 6 C B 图 7 C E 小伟是这样思考的: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应想办法移动这

文档评论(0)

158****32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