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1年各地高考诗歌鉴赏题考查内容及题型综述
2021年高考语文随着辽宁、江西、广西回归全国卷,自主命题的省份较往年少了三省,各地试卷数量也由去年的18套变成今年的15套。本文拟对各地高考诗歌鉴赏题的考查内容及题型做个综述。先看下面的统计表:
由上述表格内容可见,今年各地高考语文15套试题诗歌鉴赏题除分值、题型基本与去年保持一致(唯北京卷由去年的3题11分增为4题16分,重庆卷由去年的2题7分增为2题8分),其他方面呈现出不少变化。
一、由短变长
去年18套试卷中,有6套考查了绝句(5首七绝,1首五绝),占总量的1/3。今年15套试卷考了10首诗、5首词,未考绝句。相对说来,考查的篇目由短变长,增加了阅读的信息量,减少了鉴赏的难度。也便于各省对学生能力考查的平衡性,使高校能录取到真正能力强的考生,因为绝句只有4句,七绝也不过28字,要对其内容、手法进行分析评价,考生甚感其难。而律诗最少也有40个字,是五绝的2倍,文字量信息量相对较大,这样考查,便于考生对诗歌的内容进行准确理解。
二、由杂变专
去年18套试卷,体裁丰富,有绝句(6首)、律诗(5首)、古诗(1首《诗经》)、词(4首)、散曲(2首),看似风格多样,但也给考生带来了困惑,使他们无法明确学习中的重点。就诗词而言,艺术高峰当在唐宋,用高考这根指挥棒,着重对此进行考查,可以引导考生多加涉猎祖国的文化遗产。材料选择分散,固然能避免猜题押题,但学生在复习中若盲目去跟风,穷于应付,久而久之,反而起不到语文考试应有的作用。今年高考15套试卷考查集中在律诗(10首)、词(5首)上,可谓由杂变专,便于学生将诗歌鉴赏的复习精力集中在唐宋诗词这一古代诗歌的精华上。
三、唐宋并重
从作者所处的时代看,去年18套试卷中,唐代5位;元代及其他时代3位;宋代有10位,其数量是唐代的2倍,比其他时代之和还要多,似乎重心失偏。今年15套试卷中,唐宋作者各6位,其他时代(元清)3位,可谓唐宋并重,整体看基本保持平衡。虽然这只是事后分析,但可以看出命题者在命题过程中在研读去年试卷的基础上,做出了一些改变。这种格局若能延续下去,将促使学生更好地涉足唐诗宋词这两座古代文化高峰。
四、形象缺席
就考点而言,去年各地高考试题可谓布点广泛,有考文学常识的,有考炼字的,有考手法的,有考内容的,有考情感的,有考形象的,但今年与之不同的是没有考到形象把握题。这可能与所选文本有关,今年不考,不代表明年就不考,若碰到适当的文本,相信形象把握题还会进入考试范围的。由上表可见,今年重点考查的是手法、感情、内容、炼字四个方面。下面就这四方面的考查题型进行简单归类,以便广大考生能对此有个大致了解。
(一)手法题的考查类型
1.选择型
此类题目是命题人给出手法,让考生根据要求从相关选项中进行选择。由于选择题可用排除法完成,难度相对较小。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2021年高考北京卷)
醉 翁 操
苏 轼
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醉翁啸咏,声和流泉。
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时而童巅,水有时而回川。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
词作开篇几句运用了以声写声的手法,用玉声形容泉声的清亮圆润。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 (3分)( )
A.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B.商声寥亮羽声苦,江天寂历江枫秋。(刘长卿《听笛歌留别郑协律》)
C.蜂簇野花吟细韵,蝉移高柳迸残声。(韦庄《听赵秀才弹琴》)
D.寒敲白玉声偏婉,暖逼黄莺语自娇。(王仁裕《荆南席上咏胡琴妓》)
[解析]以声写声,实际上是一种比喻。这里B项前句以“商声”“羽声”直接写音乐声的凄苦,后句以环境烘托笛声的寂寥,与以声写声不是一回事。A项以“龙吟虎啸”“万籁百泉”写觱篥之声,C项以“蜂吟”“蝉鸣”写琴声,D项以“白玉”“黄莺”写胡琴之声。
[答案]B。
2.联想型
此类题目要求考生根据相关要求,由此及彼想到学过的跟这些手法相关的诗句。这种考查手法旨在引发学生触类旁通,提升学以致用的能力。
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如2021年高考北京卷(诗歌内容见上):
白居易《琵琶行》同样运用了这种手法(以声写声)来写琵琶声:“ ,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解析]白居易《琵琶行》用比喻写琵琶声,其中许多是以声写声。横线处应填珍珠之喻句。
[答案]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
3.说明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