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念好科普文教学的“三字经” -兼谈《大自然的文字》一文的教学.docx

六年级语文:念好科普文教学的“三字经” -兼谈《大自然的文字》一文的教学.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语文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 语 文 教 案 (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 校: 年 级: 任 课 教 师: 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 /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编订: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第 PAGE 第 PAGE 1 页 第 第 PAGE 2 页 共 NUMPAGES 3 页 念好科普文教学的“三字经” -兼谈《大自然的文字》一文的教学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六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一)   科普文承载科普知识,这些知识要“知”。要“知”它,必然要读,读通,读顺,读流畅,才能“知”得清,“知”得明。不仅要读,还要记,边读边记,记到心里去;离开书本,还在心里头,让知识长在心里头、而不是字里头。   小学里的科普文,都是浅显易懂的,不浅显、不易懂,恐怕就冠不上“科普”的名;科普文,即便讲高深的科学知识,也得深入浅出。《大自然的文字》一文主要讲天上的“星”、“云”和地上的“石灰石”、“花冈石”所蕴涵的科普知识,要用各种方式让学生多读课文,课文读流利了,学生也就基本能将意思读明白了。   也有要讲的地方,但不会多。比如文中谈到“小熊星座”,教师可以板书画一画“小熊星座”;谈到像铁砧的砧状云,教师也可以画一画;谈到寒冷北方的冰块带着石块“爬”过来,教师可以讲一讲其间究竟是怎么回事。这些讲、这些教,要简单,要明了,要扼要,讲与教,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学生更好地读、记里头的科普知识。   “知”,科普文教学的第一经。本着“知”字,课堂上就会书声朗朗,课堂上就会七嘴八舌地说、讲、赛,看谁记得多,记得牢,说得清,说得明。   (二)   科普文教学,容易课堂沉闷,学生学得没劲,成为无声的知识接受器。原因之一是,这类课文缺少情节,不生动,不能像故事文一样,和故事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以《大自然的文字》为例,怎样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有趣呢?以“星”这节来说,可以让学生在“知”的基础,将知识性、说明性的文字,转为故事性的文字。让同桌一个做有经验的水手,一个做第一次出航的水手,形成对话,如:   小水手:啊呀,我们迷路了,又是夜晚,又没有指南针,这可怎么办?   老水手:不要紧,你看,这里有七颗星,连起来,像我们用的勺子,最亮的那颗星叫北极星,它所指的方向就是北方。根据这颗星,你能判断出哪里是南面,哪里是东面和西面吗?   小水手:能。对面就是南面,这边是东面,那边是西面。   老水手:以后遇到这样的事,不要慌,大自然会告诉我们东南西北的。比如早上,太阳在哪个方向?傍晚,太阳又在哪个方向?   小水手:早上的太阳在东方,傍晚的太阳在西方。   …………   “云”的教学,可以让同桌俩,一个做有经验的飞行员,一个做新实习的新飞行员;“石灰石”和“花岗石”的教学,可以让同桌俩,一个做地质考察学家,一个做跟随地质考察学家出来的小外甥。这样教学,使知识性的课文,变成有情节变化的故事,学生学起来自然觉得有趣了。“趣”中,学生也进一步巩固了“知”。   “趣”,是科普文教学的第二经。本着“趣”,课堂上就会在书声中注入笑声,课堂上就会呈现出语文的轻松和愉悦,课堂上就会闪射出语文的魅力和光芒。   (三)   科普文教学与其他故事类、情感类、人物传记类课文教学的不同之处,往往在于,后一类课文的教学,一般着力于挖掘课文的深度,而科普类课文的教学,往往在于它的宽度。前面讲过,科普文写得好不好,其重要标志是,能否深入浅出,因此绝大多数的科普文,没有必要在文字上深挖,内容上,我们不是做科学方面的深入研究,也没有必要深挖;教学就需要从“深度”转向“宽度”,要由教材的一个“点”,带学生到一个“面”上去。以《大自然的文字》为例,课文只讲了“星“云”“石灰石”“花岗石”四个大自然的文字,显然,知识量、信息量对于“大自然的文字”这个话题来说,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教师来延伸和拓展。   教学《大自然的文字》,可以当堂补充诗歌《美妙的书》:我有一本美妙的书/它没有字,没有图/但它每一页的内容/都那样的引人,那样丰富……可以当堂补充文章《我们奇妙的世界》《大自然的文字》《秋天,观察的好季节》,也可以补充一些富有情趣的谚语:雨中闻蝉叫,预告晴

文档评论(0)

178****13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