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建筑构件的耐火试验y-文档资料.ppt

2019-建筑构件的耐火试验y-文档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7 章 建筑构件的耐火试验 ? ? 7.1 建筑构件的耐火性能 7.2 建筑构件的耐火试验条件 ? ? 7.3 建筑构件的耐火试验装置 7.4 建筑构件的耐火试验过程 ? 7.5 影响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的因素及 提高耐火极限的措施 7.1 建筑构件的耐火性能 建筑物的耐火能力取决于建筑构件抵抗火 的能力,即建筑构件的耐火性能。建筑构件 的耐火性能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 组成构件材料的燃烧性能 ? 构件的耐火极限 ? 构件的燃烧性能 (按明火作用下 的变化) ? ? ? ? 不燃性材料 :是指在空气中受到火烧或高温作用时不起火、 不微燃、不炭化的材料。如钢材、混凝土、砖、砂浆、石 材、陶瓷锦砖、石膏板、石棉瓦等。 难燃性材料 :是指在空气中受到火烧或高温作用时难起火, 当火源移走后,燃烧立即停止的材料。如经过阻燃处理后 的木材、塑料、板条抹灰隔墙等。 可燃性材料 :是指在明火和高温作用下起火,在火源移走 后继续燃烧的材料。如天然木材、竹子、塑料制品等。 易燃性材料 :凡达不到可燃性等级的材料均为易燃材料。 如油毡、装饰用的锦缎等。 ? 构件的耐火极限 ? 定义: ? 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是指构件在标准耐 火试验中,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 稳定性 或 完整性 或 绝热性 ( 隔火作用 ) 止,这段抵抗火作用的时间称为构件的 耐火极限,一般以 h 计。 ? 构件失去稳定性 (承载能力或抗变形能力) ? ? 失稳、垮塌、解体 ? 墙 —— 试验中发生塌垮,则表示试件失去承载能力。 梁或板 —— 试验中发生塌垮,则表示试件失去承载能力。 试件最大挠度超过 L /20 ,则表示试件失去抗变形能力。 柱 —— 试验中发生塌垮,则表示试件失去承载能力。试 件轴向压缩变形速度超过 3 H ( mm/min ),则表示试 件失去抗变形能力。其中 H 为试件在载炉内的受火高度, 单位以米计。如某钢筋混凝土柱,炉内的受火高度为 3m ,如其变形速度超过 9mm/min ,则该柱失去抗变 形能力。 ? 构件失去完整性 发生穿透裂缝或孔洞 ? ? 失去完整性是指分隔构件(如楼板、屋面 板、门、窗、墙体、吊顶等)当其一面受 火作用时,在试验过程中,构件出现穿透 性裂缝,火穿过空隙,火焰穿过构件,使 其背面可燃物起火。 这时,构件将失去阻止火焰和高温烟气穿 透或阻止背面出现火焰的性能。此时可认 为构件失去完整性。 ? 构件失去绝热性 ? 失去绝热性是指分隔构件失去隔绝过量 热传导性能。在试验中,试件 背火面测 点的平均温度超过初始温度 140 ℃,或 背 火 面 任 一 测 点 温 度 超 过 初 始 温 度 180 ℃时,均认为构件失去绝热性 。 ? 耐火极限的意义 ? ? 我国防火设计中,构件的耐火极限是衡量建筑 物耐火等级的主要指标,而承重构件的耐火极 限是结构能否于火灾中保持稳定而不倒塌的唯 一保证。 对建筑构件进行耐火试验,研究构件的耐火极 限,可以为正确制定和贯彻建筑防火法规提供 依据,为提高建筑结构耐火性能和建筑物的耐 火等级,降低防火投资,减小火灾损失提供技 术措施,也和火灾烧损后建筑结构加固补强工 作直接相关。 7.2 建筑构件的耐火试验条件 ? ? 建筑构件耐火试验的目的是测试构件的耐 火极限,而试验本身有很严格的条件限制。 只有按这些条件进行试验所测得的耐火极 限才是可靠的。 《建筑构件耐火试验方法》规定了标准耐 火试验必须遵循的 升温条件、压力条件、 约束条件、受火条件 和 试件要求 等。 ? 建筑构件的耐火试验 — 升温条件 1200 1000 800 T - T 0 ( ℃ ) 炉内气体的温度: 600 400 200 0 0 T ? T ? 345 l g( 8 t ? 1 ) 0 60 120 180 240 300 360 t(min) 1400 1260 1200 1140 1000 1300 4 3 1350 1300 1200 1068 1078 2 1 1080 925 T e m p e r a t u r e ° C 1014 928 867 761 1080 1029 986 822 800 600 658 556 486 400 200 1 = ISO834 曲线 2 = 碳氢化合物曲线 3 = 德国 RABT 曲线 4 = 荷兰 RWS 曲线 0 3 5 10 20 30 40 50

文档评论(0)

sandaji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