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一(人教版)阶段测试2含答案.pdfVIP

高中语文必修一(人教版)阶段测试2含答案.pdf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阶段测试 (二) ( 时间 :150 分钟 满分 :150 分 ) 第 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 (9 分 ,每小题 3 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第 1~3 题。 冷眼看 “热词 ” “热词 ”是来源于新闻事件或一类社会现象 ,通过形象生动的词恰当鲜明地总结后 ,让人们 更深刻地记住关键信息的公共焦点词语。 近年来 ,在中国互联网上流行的 “热词 ”已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新潮网络语言。 “打酱 油 ”“俯卧撑 ”乃至 “被 ××”之类的热词从词语本身找不到任何流行的理由 ,而且这些词语往往 不是逐渐扩散式流行 ,而是瞬间爆发。显然这类热词不像以往的许多网络语言那样因词语本 身的娱乐性导致了流行 ,它们中大多是因突发的社会事件的传播而派生的焦点词语 ,而且这类 热词几乎无一例外具有较多的政治讽刺和批判性意味 ,反映的是这个社会 “杯具 ”何其多 ,有人 因此而认为这是中国政治走向民主的一种方式 ,是中国网络公众化、政治化的一种体现。 中国的改革开放自 20 世纪 90 年代末以来进入了深水区 ,政治改革尤其步履维艰。在这 种现实状态下 , 网络的政治化可以说是公众表达的常规通道堰塞而造成的政治话语溢出现 象。从这个意义上讲 ,网络的确为当代中国民众提供了一种新的政治表达方式 ,有人因此而乐 观地预言网络将成为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建设进程的重要力量。可实际上 ,人们上网发表意见 可能是自由的 ,但信息如何传播却完全由不得自己 ,因为各类网络运营者操控着网络信息的传 播。 “热词 ”的出现使网络传播形势有了一些改观。一个本来难以扩大影响的社会信息 ,由于 被人从中提炼出具有讽刺性乃至黑色幽默意味的隐喻词语而产生了 “陌生化 ”的情景修辞效 果,随即因为网上读者的关注和分享而成为口头禅并被强力传播 ,进而迅速走红成为 “热词 ”。 显然 , “热词 ”热起来的社会学原因在于网民自发形成的积极介入态度。在网络日益被运营者 操控的形势下 ,这种对传播的主动介入可以说是普通网民对 “被传播 ”现实的一种反抗。 热词之所以会 “热 ”,也和它的接受环境分不开。在媒体自身权威性不够却又面对公众的 质疑时 ,许多 “专家 ”和 “权威机构 ”常常会冒出来强化信息的权威性。 作为弱势一方的普通民众 当然无法与 “专家 ”“权威机构 ”对抗 ,但一些陌生词语如 “被 ××”——“被就业 ”“被代表 ”“被平 均 ”等 ,却凭着机智的反讽破坏了媒体操控者的意图。 普通民众对媒体操控者和所谓 “权威 ”的不信任是 “热词 ”走红的社会环境 ,但 “热词 ”并不 只是消极的拒绝。 许多因热词而 “热 ”并最终引起社会重视的案例显示 ,网民对传播 “热词 ”的热 情让人感受到的是一种社会关怀。这种关怀来自于每个网民个人的直觉和判断 ,是一种来自 一个人内心的同情心和正义感。当然 ,信息的不对称使网民个人的判断无法完全避免错误和 偏见 ,但这

文档评论(0)

荣辱不惊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