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策略.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策略 方法指导,观点转变。晚饭后回家的时间到了,家长们纷纷来接孩子,百功看到爸爸来了马上就去抢李杰南手中的玩具,南南哭了,手抱着玩具不放,百功爸爸见状马上对南南说:“你让百功先玩,我们马上就走了,你妈妈还没来,等我们回家了你再玩吧。”说完就帮着 儿子从同伴手中拿过玩具玩起来,看到这情景,我赶紧拉起南南的手说:“老师讲故事给你听。”百功玩一会儿之后,他爸爸与我道别。这件事使我想了又想,如何进一步去指导他呢?我决定先教育孩子,让百功的行动、言语去促动爸爸,不要再被溺爱所困,我对百功说: “老师知道你很聪明,我讲的关心爱护小朋友的道理,你一定都懂的,昨天你从南南手中‘抢’了拼版,结果南南很伤心,你说应该吗?”他笑笑,不回答。我说:“你回家问问爸爸,明天告诉我,好吗?”他说:“好的。”第二天,许百强兴冲冲地跑到我跟前对我说:“老师,爸爸说昨天我‘抢’玩具是不对的,让我以后改正。”我说:“你知道就好了,你爸爸如果看到你很懂礼貌,一定会比现在更高兴。你今天回家再去问爸爸,老师说的对不对?” 把握时机,即时指导。每到午睡时,百功总是坐着不动,我问他:“你怎么不脱衣服?”他说:“我是想睡的,但爸爸关照过我,衣服、裤子都不要脱。”我说:“不脱衣服、裤子睡觉会出汗的,容易感冒,被子也会脏的。”在我的一再坚持下,他脱下外衣外裤睡着了。第二天,他爸爸告诉我让百功穿外衣外裤睡觉,并说是怕他气管发炎,我给他讲了很多“这样不好”的道理,他爸爸笑笑说:“我知道,百功喜欢这样就让他去。”爸爸的包办代替换来了依赖性强、动作慢、不 会自理的儿子,不脱衣服是怕麻烦,这是真正理由。每天午睡起床,他就如同在家一样,坐着等老师的帮忙。我想我有责任提醒他爸爸,让他理解到培养孩子自理水平的重要性。 分析效果,坚定信心。以往,家里做好吃的孩子先吃。一次,姥姥做了一盘海鲜,放到桌子中央,百功不高兴了,因为他很喜欢吃海鲜,为什么不放在他的面前,他爸爸跟我讲了这件事的经过。他说:“要 是以前,我就要跟他姥姥吵了或者再去给我儿子买一盘,但想到老师们一再说家长要以身作则,不要太宠孩子,要教育他关心、爱护别人等,我就忍下来了,另我高兴的是坏事变成了好事,百功想起了老师的话要尊敬老人,以后姥姥无论烧了什么百功爱吃的菜,他都让姥姥先吃,爸爸妈妈先吃,这使我想到对孩子严一点是有好处的,我也有信心去教育他了”。平凡的话语道出了我们家教指导工作的成功,许百功爸爸的教养观点、态度、行为的转变,对孩子的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效果 家长的变化。从许百功爸爸一味地宠爱孩子到学会科学地教育孩子 中,清楚地看到家庭教育指导以后的成功。首先,家园教育的一致就能起到教育的“共振”作用,使得对儿童的教育取得最大限度的成效。其次,家长有教育观点、态度、行为的变化,才会有孩子的进步,抓孩子的教育必须同步抓家教指导;第三,家教也要讲艺术、讲方法、讲循序渐进,使家长乐于接受。总来说之,本个案教师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是成功的。学前儿童的可塑性是很大的,从教育的角度说,可塑性大就为转变孩子的思想、行为等提供了一种可能性。教师和家长能够按照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地引导孩子健康地成长。从可能性转变为成功的必然性,还要靠目标的适当、方法的科学、手段的艺术、途径的多样。从许百功的转变中,能够看出上述诸要素的和谐一致。 三、个案研究的几点启示 树立良好的教育观是实行个别家庭教育指导的基础。教师与家长要建立友好平等的交往关系并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如同所有的交往一样,它会遇到某些因素的干扰,这种干扰可能是由家长引起。譬如,家长情绪不好、疲劳等生理、心理因素会引起与教师的摩擦。另一方面,教师的态度和教育观上的方式方法问题也会影响两者之间的关系。要排除交往关系中的干扰,就幼儿园来说,教师应接纳人本主义的观点,记住教师的职责。我认为,教师在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教师的 态度始终应该是真诚的,没有任何的虚伪,不论家长文化水平的高与低,地位的贵与贱,家境的贫与富,子女发展的好与差,都应一视同仁,平等地待人,真心诚意地为他们排忧解难,共商教育幼儿的对策。在与家长的交往中,教师要既能接受家长偶尔的冷淡,也能接受家长一时冲动的责怪,还能放下架子接受家长比自己更高明的做法。教师采取接受的态度,两者之间就较易沟通情感,教师有容纳意见的胸怀,就能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的管理和子女教育的热情,可使教师的家庭教育观显露出指导工作处于一个和谐的、生气勃勃的氛围之中。此外,教师还应对家长持理解的态度,要角色移位,对家长的喜悦、烦恼、无奈、厌倦和生气做出移情性的理解。教师应该看到当前的幼儿家长自主性很强,他们都具有自己的思想和价值观,都对子女有极大的期望,因为缺乏教育经验,在子女的管教中常常遇到各种困难,所以而引起的在教育态度和行为上的偏差也是在所难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3****87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