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宗灵法理学第三版考研笔记.pdf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法理学笔记——沈宗灵 第二版 第一编 法的一般原理 第一章 导 论 第一节 法学的研究对象和体系 一、法学的研究对象 1.法学是一门社会科学,以法 (或法律 )这一特定社会现象为其研究对象。 这里讲的法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法学的研究对象不限于对一般法律规定的理解, 还要研究法的产生,本质,特征,发展,作用,实施,监督,等方面的概念,原 理知识。总之,不仅指纸面上的法,而且指现实生活中的法。 2 .西方法学家对法的具体研究对象的理解: ⑴自然法学、 哲理法学派, 认为法学应研究法的价值或最高目的 (即正义的或理 想的法); ⑵分析法学主张法是国家权力的产物, 认为法学应研究法的形式 (即法律规范的 效力来源、逻辑结构和概念分析等) ; ⑶社会学法学主张法是一种社会现象, 认为法学应研究法的事实 (即法的社会功 能、法的效果以及法和社会生活的关系等) 。 以上三种理解都是片面的, 作为科学的法学, 以上三方面都应研究, 法学既要研 究法 的内容和形式, 包括法律规范的效力来源, 逻辑结构和概念分析等, 又要研究法 和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如法与社会,经济,政治,思想,道德,文化,历史等 因素的相互关系。 二 法学体系 1.[法学体系]:是指法学研究的范围和分科,是由法学的各个分支学科构成一 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第三节 法学的历史发展 一、法学的产生和特征 1 法学产生的前提: a 立法已发展到相当复杂和广泛的程度; b 社会上已出现一 个职业法学家的集团; c 法律已经成为人们自由研究的对象,这是法学发展的政 治条件。 2 .法的起源的一般规律: 从习惯演变为习惯法, 再发展到成文法 (广义的立法)。 3.法学的特征(实践性和阶级性) : ⑴法学作为一门科学具有实践性的特征, 是人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 的,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它来源于社会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因而它是合 乎科学的,即实事求是的。 ⑵作为阶级社会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法学又具有阶级性的特征。 它的内容、 性 质和任务, 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其阶级性是指法学代表不同 阶级的意识形态, 为不同阶级利益服务。 在阶级社会中, 作为一个整体来说的法 学是有阶级性的,超阶级的法学是没有的。 (3)法学的发展具有时代性,不同时期的法学都具有当时的时代特征,每一个 时代的法学家的活动与思想都是时代的产物,带有时代的烙印。 第四节 法学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1、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促成了中国的第一次法律革命,标志着马克 思主义法学在当代中国的创立。 2、从 1945 年到 1956 年,我国进入了较大规模的法律创制阶段。 3、1957 年以后到 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法学的发展经历了曲 折的过程。 法律和法学出现了停滞。 这个时期, 马克思主义成为法学教育和研究 的指导思想,法律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低直至被取消。 4 、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拨乱反正,开启了中国法制建设的新篇章。改 革开放的三十年是中国历史上法律和法学发展最好的时期。 在这三十年中, 中国 社会开始了依法治国的法治之路。 在国家政治生活中, 首先提出社会主义民主法 制,继而又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知道最后确立了“依法 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 5、当代中国社会为法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现代中国社会,一方面是 有一大批学者进行法学研究, 另一方面,他们的研究成果能够在学术刊物上得以

文档评论(0)

wcs5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