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建设研究现状.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章来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文章来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大学校园建设研究现状 一、建筑及城市规划界对大学校园的研究 我国的大学校园建设开始是以西方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校园 规划理论为指导原则的。建国以后,根据经验,结合国情,确立了以 功能分区为核心准则的校园规划理论和规划指标体系, 指导了我国现 有的绝大多数大学的建设与发展。 然而,那些曾被奉为经典的校园规 划理论和规划指标体系都是建筑、 规划界的学者站在自己学科视野中 的阶段性经验总结,是相当不成熟的,至今,这些欠成熟的校园规划 理论仍是我国大学校园规划建设的根本依据。在理论欠缺的情况下, 建筑、城市规划领域对大学校园的研究只能是实践走在理论前面。 随着近几年高教改革的深入,校园建设工程量比过去翻了几翻, 建筑和城市规划界开始频繁关注大学校园建设的理论建构。 2001 和 2002 年在北京和台北分别举办了 “海峡两岸‘大学的校园研讨会”, 在大陆和台湾的建筑规划界掀起了大学校园的学术热。与以往相比, 两次会议的论文开始重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大学校园建设的历 程,不再局限于校园工程的阶段性总结。 一些建筑学者开始关注高等教育思想对校园建设的影响, 只是他 们的观点阐述不太系统,只能说是一种“散见” 。如:《大学校园规划 结构的研究》一文认为“大学校园形态与大学当时的办学理念、教学 制度和内容是一致的” 。如中世纪的大学主要职责是培养神职人员和 为王室服务的人才, 大学校园必须是封闭的, 能够使学院排除外界各 种影响,完全服从教会,校园生活充满清规戒律。因此,校园多附属 于教堂或修道院,或者以宗教建筑为样本进行设计建设。 19 世纪工 业革命后,美国高校将学术自由理想和为社会服务的办学宗旨相结合, 创立了独特的高等教育模式, 也创立了影响全世界的开放式校园形态。 20 世纪后期,教育体制走向多元化,校园形态也越来越多元。这种 对教育思想和校园建设关系的描述, 虽然稍稍打破了一点建筑界习惯 性思维的限制, 但依然停留在对高等教育理论浅层次的理解上, 并没 有阐明在大学校园形态演变中表现出的教育与建筑之间的互动关系。 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一些建筑学者除了对校园形态的 “过去时” 进行归纳总结外, 对于校园的当下形态和未来趋势也作了 一定分析探讨。 一部分人认为, 大学城将是我国大学校园在新时期的 某种发展趋势。“大学城”是国内近年来新兴的概念之一,至今并无 确切定义。一些文献资料认为,“大学城”是一种特殊的城市化方式, 其发展模式大致分为“传统学术型” 、“商业创新型”,或介于两者之 间。前者多起源于历史悠久、 具有强大学术号召力的一所或多所大学, 经过漫长历史时期, 逐步形成了校城交融的自然环境, 如英国的牛津、 剑桥大学城,德国的洪堡大学等。 “商业创新型”大学城起源于新兴 的理工科院校,以科技创新与市场紧密结合, 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如美国“硅谷”和斯坦福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关村则兼有二者的特征。 虽然教育思想、 教育理念对大学校园建设起重要作用, 教育界每 一次大的运动都在校园形态上留有痕迹。 但是多数情况下, 建筑界与 ——文章来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文章来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文章来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文章来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高教界的对话局限在建筑工作者面对高教体制改革所作出的单方面 呼应。在现代教育哲学的指导下,现代大学不断构建着新的教育理论, 这些理论虽然对校园建设有一定影响; 可这种影响对建筑界来说是被 动的,因为建筑界还没有系统地探讨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与大学校园 建设的关系。凭着对教育思想一知半解的领悟, 喊几句时髦的教育口 号,校园建设只能停留在肤浅的、“闻风而动”的层次,不可能有深 度。 总之,当前建筑和城市规划界对大学校园的研究大部分是针对我 国大学校园建设的实际问题提出的,研究思路也是围绕这些实际问题 展开的。他们本着务实精神对教育界的热点理论进行可行性探讨, 从 建筑和规划的视角提出方案、进行实践,为新时期大学校园形态的发 展作出有益的探索,也为下一步更深入系统的研究工作创造了氛围。 二、高等教育界对大学校园的研究 大学作为实施高等教育的主要机构,一直是高等教育学科领域的 重要研究对象。但长期以来,高等教育学科领域对大学的研究多集中 在理念、制度、机构等非物质层面,很少关注大学的物质实体——校 园,即使有所触及也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 同大学校园形态有关的研 究主要集中在“校园文化”的研究领域。 校园文化是置身于社会文化大背景中的一种具有自身特色的亚 文化形态,它渗透到学校的各个方面,涉及到全体师生员工的观念和 行为。高校校园文化是在“大学这一特定的环境氛围内生活的成员所 共同拥有

文档评论(0)

4977212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