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保险)关于保险诈骗案的相关问.pdf

(金融保险)关于保险诈骗案的相关问.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金融保险)关于保险诈骗 案的相关问 “保险诈骗案”的相关问题 壹、问题的提出:是牵连犯仍是想像竞合犯 基本案情:行为人王某为了诈取保险金和张某合谋,由张某将王某从壹汽车 X 公 司承包的客车烧掉,事后付给张某壹定的酬金。该客车归汽车X 公司所有,投保 人和受益人均为汽车 X 公司。壹日凌晨,张某携带汽油到汽车 X 公司,将王某停 放在汽车 X 公司院内的客车烧毁,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壹万五千余元。当时车站内 停有其他车辆十余辆,燃烧地点距家属楼 16 米,距加油站 25 米,距气象站 7 米。 事后,王某将客车被人烧毁的情况通报该汽车X 公司。保险 X 公司未能及时查明 起火原因,遂向投保人支付赔偿款三万余元。 本案中,行为人王某为骗取保险金,以放火烧毁投保汽车的方法,通过投保人向 保险 X 公司骗得保险金的行为该如何处理,存在分歧。壹种观点认为行为人的目 的是骗取保险金,但他们只实施了放火烧车这壹个行为,且未实施诈骗保险金的 行为;且行为人不具备保险诈骗罪的主体资格,其欲以放火的手段骗取保险金的 想法和做法,是对保险合同的误解,事实上他也不可能向保险X 公司索赔。行为 人放火烧毁汽车的行为具有双重性质,触犯了俩个罪名,对于保险诈骗罪而言, 它只是预备行为,构成预备犯;而行为本身又构成放火罪。壹行为触犯数罪名, 完全符合想像竞合犯的特征。因此,根据想像竞合犯的处断原则,以放火罪论处。 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值得商榷。首先,该观点壹方面认为行为人不可能实施保险诈 骗罪的行为,但又承认放火烧车是保险诈骗的预备行为,自相矛盾。其二,以不 具备保险诈骗罪的主体资格和对保险合同的误解为由,否认其实施该犯罪的观点 也是不能成立的。即使不具备某罪的主体资格,也能够通过其他人实施该种犯罪, 否则在现行刑事规范条件下,就不能解释妇女也能够成立强奸罪的共犯甚至是实 行犯;而且,对保险合同的误解不能阻却行为人的犯罪故意,而能不能从保险X 公司骗取保险金也不能阻却保险诈骗罪的成立,因为刑法关注的是其保护的法益 受到了多大程度的侵害,而不是行为人通过犯罪行为是否获取或者获取了多少利 益。其三,没有全面准确地认识行为人的整个行为过程,忽略了行为人 “接他人 之手”犯罪的事实,简单的将行为人实施放火烧车的行为归结为 “壹个行为” , 不能解释骗取保险金的故意和实施放火行为的主客观相脱离的矛盾。笔者以为, 本案中王某的行为构成放火罪和保险诈骗罪,俩罪在刑法理论上属于牵连犯。 二、想像竞合犯和牵连犯的区别 我国刑法理论上的牵连犯和想像竞合犯都是罪数形态领域的问题。其界限在理论 上往往易于混淆,在实践中也难以辨别。想像竞合犯,亦称想像数罪,是指行为 人基于壹个犯罪意图所支配的数个不同的罪过,实施壹个危害行为,而触犯俩个 之上异种罪名的犯罪形态。简言之,即是壹个危害行为触犯数个罪名的情况。从 法理上分析,在想像竞合犯的情况下,行为人主观上具有数个不同的具体罪过, 既能够是数个内容不同的犯罪故意,也能够是数个不同的犯罪过失,而且也能够 包括犯罪故意和过失。 “从壹定程度上讲,数个不同的具体罪过,是受具体犯罪 故意或犯罪过失制约的犯罪行为构成想像竞合犯的根本原因或基本前提,也是想 像竞合犯其他构成特征的基础。”在客观方面,行为人只实施了壹个危害行为, 即是说,不同的具体罪过必须体现于壹个危害社会行为之中,且借助于壹个危害 行为方能达到主观见之于客观即危害社会的结果。同时,该壹危害行为必须同时 直接作用于体现不同直接客体的数个犯罪对象,进而侵犯不同的直接客体。 牵连犯是指犯罪人以实施某壹犯罪为目的,而其犯罪的方法(手段)或结果行为触 犯其他罪名的犯罪。也就是说,行为人为了达到某壹犯罪目的,而实施犯罪行为, 在实施犯罪行为的过程中,其采取的方法行为(或手段行为)或结果行为又可构成 另壹个独立的犯罪。申言之,基于壹个最终的犯罪目的而形成了牵连犯罪的目的 行为、方法行为、结果行为相对应的数个犯罪罪过。在这些罪过的支配下的目的 行为、方法行为、结果行为相对独立且完全具备犯罪构成要件,而这些危害行为 具有牵连关系。所以,要成立牵连犯,必须在某种犯罪的性质上,通常是作为其 手段实施的行为,或者某壹种犯罪的性质上通常是作为其结果事实的行为。亦即 数个行为,这些行为必须立于 “手段— 目的” 、 “原因—结果”的关系。而且, 这数行为都符合独立的构成要件的犯罪。所以,犯罪的手段或结果行为是不可罚 的事前行为或不可罚的事后行为,为主犯罪本身所吸收,不成立独立的犯罪时, 当然不构成牵连犯。 牵连犯

文档评论(0)

qicaiy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