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创设情境,走进文本-《但愿人长久》教学案例及反思.docx

四年级语文:创设情境,走进文本-《但愿人长久》教学案例及反思.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语文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 语 文 教 案 (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 校: 年 级: 任 课 教 师: 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 /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编订: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第 PAGE 第 PAGE 1 页 第 第 PAGE 2 页 共 NUMPAGES 3 页 创设情境,走进文本-《但愿人长久》教学案例及反思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四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但愿人长久》是一首文包诗,它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北宋文学家苏轼词中的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创作经过。而了解苏轼的情感变化过程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难点。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没有这样的情感体验,是很难真正理解苏轼由“思念”到“埋怨”再到“宽慰”的一系列复杂的心理过程的。今天我在教这篇课文时感觉这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我创设了三个情境,引领学生走进了文本,走进了词人的内心世界,所以课堂较活跃,学生的理解和感悟也达到了预设的状态。   情景一:月华如水   师: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一轮圆月高挂在空中,那么皎洁,那么明亮。在这样的夜晚,你看到了怎样的景色?   生:我看到了柳树静静地站立着,一阵风吹过,它随风起舞。   生:我看到了湖面平静得像一面镜子,一阵风吹过,泛起了波纹。   生:我看到了天空黑黑的。师:月亮这么圆,天空是黑的吗?生随口接上:我看到了天空没有一丝云朵。   生:我看到了小鸟躲进了窝,在和妈妈一起赏月。   师:是啊,连小鸟也被这美好的月色吸引,静静地赏起了月来。那么人呢?   生:人们围在一起吃月饼赏月亮。   师:一家人围在一起还可能说些什么呢?   生:今晚的月色真美。   师:假如你是一个离家很久的儿子现在回来了,在年迈的母亲面前你会说些什么?   生:母亲,你身体可好?师:真是一个孝子。   生:母亲,你在家寂寞吗?师:这个儿子很细心。   生:母亲,你的风湿关节炎老毛病怎么样了?师:这儿子真孝顺。   师:如果你是母亲,面对几年没见面的儿子,你会说些什么?   生:儿子,你在外面过得可好?   生:孩子,你在外面吃些什么?   生:儿子,你怎么不回来呢?我每天盼呀盼,盼的就是这一天哪。   师:母子团聚,其情感人!好一副月下团聚图呀!   (创设这一情景,把学生带进了如水的月色、亲情融融的月下家常。突出一个“圆”字,为下文苏轼的寂寞做好铺垫。)   情景二:月下诗情   师:如此良辰美景,苏轼却一个人独自观赏明月,他是怎样的心情?   生:他在思念弟弟。   师:请把文中的句子读一读。指名读。   师:苏轼为什么思念弟弟?   生:他与弟弟分别已七年了,他们手足情深(相机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师介绍苏轼父母的去世,妻子的亡故。)   师:苏轼只有一个弟弟了,他怎么会不想他呢?他因此而心绪不宁,他会想起许多过去的事情。同样的月亮,还记得那年,也是中秋节,老父亲把我们俩叫来,坐在他的身旁边,说:“孩子们,你们的诗文做得怎样了?最近有什么好诗呀?(让学生读事先搜集好的苏轼、苏辙的诗。)   生:《怀渑池寄子瞻兄》: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渡古淆西。   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   遥想独骑佳味少,无言骓马但鸣嘶。   生:《和子由渑池怀旧 》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知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师:好,手足情深,老夫也欣慰了。接下来就以月为题各写一首,怎么样?   (创设这一情景,旨在把学生拉回到苏轼以前一家人团聚时的热闹,借以反衬现在的凄凉、悲伤和孤独,突出思念之苦。以便更好地理解苏轼对月亮的“埋怨”之由来。)   情景三:夜下问月   师:月亮渐渐西沉,透过窗子把银光洒在床前。苏轼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他此时又是怎样的心情呢?   生:他心里不禁埋怨起月亮来,责怪月亮的无情。师:怪得好,就是,怎么这么无情呢!   师:他还会怎么埋怨?   生:月亮呀月亮,你怎么偏偏就这时圆呢?   生:月亮,你太圆了,能不能不圆啊!

文档评论(0)

135****167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