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教案(完整规范版).docxVIP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完整规范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PAGE PAGE #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 【学习目标】 1.辨析“信、求、治”等多义词的词义,积累文言虚词“以、哉、所” 的用法,区别文中“根本、以为、虚心、纵情”等古今异义词的含义。 2.领悟“居安思危” 、 “戒奢以俭” 、“虚心以纳下”的道理及“十思”的积极意义。 3.学习本文比喻说理的方法, 体会对偶句、排比句的风格特征。 4.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苦乐观:虚怀若谷,虚心接纳他 人的意见;勤俭朴素,继承优良传统。 【目标重点】 1.诵读文章,感受文句,培养自学文言文的能力。 2.辨析文中文言实词, 积累文中文言虚词的用法,区别文中古今异义词的含义。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苦乐观: 虚怀若谷,虚心接纳他人的意见;勤俭朴素,继承优良传统。 【目标难点】 1. 学习本文比喻说理的方法,体会对偶句、排比句的风格特征。 2. 树立 正确的人生观、苦乐观:虚怀若谷,虚心接纳他人的意见;勤俭朴素,继承优良传统。 【相关材料】 1 .作者简介 敢于“犯颜切谏”的诤臣——魏征 魏征 (580 —643) ,字玄成,巨鹿曲城人,后迁居相州内黄 ( 今河南省内黄县 ) 。他是唐朝 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和历史学家。隋朝末年,为避乱,曾一度出家为道士。后参加李密的后隋 起义军。李密失败后,他降唐,辅佐唐高祖李渊和唐太宗李世民。拜谏议大夫、检校侍中, 领导周、隋各史的修撰工作。书成,拜迁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魏征先后上书二百多事, 大多被唐太宗采纳。魏征提倡“无面从退有后言” ,“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建议太宗 广开言路, 认为“兼听则明, 偏听则暗”。魏征病卒后, 唐太宗痛惜 “遂亡一镜矣” 。作有 《隋 书》的序论, 《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主编有《群书治要》 ,还有《魏郑公诗集》 、 《魏郑公文集》等。言论散见于《贞观纪要》 。 文学常识——疏 疏,是奏议文体的一种, 奏议类文章是古代臣属进呈给帝王的奏章的统称, 包托奏、 议、 疏、表、对策等。 《文章辨体序说》 :“七国以前,皆称上书,奏初改书为奏。汉定礼仪,是 有四品:一曰章,以谢恩;二曰奏,以按劾;三曰表,以陈情;四曰议,以执议。 ”疏,是 分条陈述的意思。有名的“疏”类文章有《论贵粟疏》 (晁错)、《谏逐客疏》 (李斯)、《论积 贮疏》(贾谊)等。 语言知识 难读字】求木之长(ch cn g) 难读字】求木之长( ch cn g)浚(j tn) 壅(y cn g)蔽 谬(mi t)论黜(ch t)恶 承天景命(景,大)能克终者盖寡(克,能够) 则思谦冲以自牧(牧,修养) 则思正身以黜恶(黜,排斥) 承天景命(景,大) 能克终者盖寡(克,能够) 则思谦冲以自牧(牧,修养) 则思正身以黜恶(黜,排斥) 简能而任之(简,选拔) 【重要虚词】 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连词,表目的,译为“来” ) 以 虽董之以严刑(介词, “用”)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连词,表目的,译为“来” )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介词,译为“把” ) 所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代词 ,用在动词前, 组成名词性词组, 译为 的人”) 山峦为晴雪所洗(介词,“为……所……”,表被动) 盖 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副词,大概) 朕闻,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不有死(句首语气词,不译) 而 源不深而望流之无(边词,表转折) 子产而死,谁其嗣之(连词,表假设) 【古今异义】 臣虽下愚(下愚,最愚昧无知的人。谦词。今无此意。 ) 承天景命(景,大。今常用于景色。 ) 【词类活用】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使动用法,使……稳固) 则思江海下百川(名词作动词,居……之下) 宏兹九德(使动用法,使……光大) 【通假字】 振之威怒(通“震” ,威吓) 则思无以怒而滥刑(通“毋” ,不要) 【特殊句式】 ( 1)判断句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 2)介宾后置句 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讽谏帝王,是冒险的事。批“龙鳞” ,逆“圣听” ,需要大勇与大智。多少忠 臣义士,尽忠讲谏,结果呢?有的被挖心,有的被放逐。比干、屈原的故事,千古流传。但 是,唐代著名谏官魏征进谏唐太宗,却大多被采纳,不但没有招来杀身之祸,还经常得到唐 太宗的表扬。魏征写了《谏太宗十思疏》上奏后,唐太宗非常赞赏,亲手写诏书嘉许魏征, 并放置案头,以资警惕 二、 文章的内容与结构 这篇奏疏是魏徵于贞观十一年 (637) 写给唐太宗的。当时,经过战后的休养生息,经济 得到了发展,人民生活也富裕起来,加上对外战争连年胜利,边防巩固,唐太宗逐渐骄奢忘 本,大修庙宇宫殿,四处巡游,劳民伤财。魏徵在这一年的三月至七月, “频上四疏,以陈 得失”,这是其中的第

文档评论(0)

cooldemon06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