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简史与中国液晶的发展.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液晶简史与中国液晶的发展 自从1925年10月2日,英国人贝尔德(J.L.Baird)在穷困潦倒屮,发明世界 第一台机械扫描式黑白电视机以来,电视已经从实验室走入了千家万户,并从最 原始的机械扫描式电视机,发展出黑白球面显像管电视机(1929年)、彩色球面 显像管电视机(1954年)、彩色纯平显像管电视机(1998年),直至现在流行的 液晶/等离子电视机;屏幕尺寸也从最初的儿英寸发展至205英寸。技术进步给 消费者带来了视觉亨受,也为显示器产业带来了深刻变革。伴随着激烈的市场竞 争,企业间掀起了惊心动魄的牛死搏杀,小小的显示屏见证了无数企业的兴衰荣 辱。 我国做为世界最大的CRT、液晶电视制造国,在显示器产业发展历史上有着惨 痛的教训。了解屮国电子产业的册友都知道—?个词——“缺芯少屏,芯就是芯片, 屏就是显示屏。早在1978年,我国开始发展电视工业吋,由于缺乏彩色显像管 核心技术,在政府主导下启动了“彩电国产化”工程,由银行出资近200亿美元, 从口本成套引进17?21英寸彩电牛产线,在全国建成了八大彩色显像管厂(7家 合资)和八大玻壳厂,同吋引进113条彩电装配牛产线,遍布于全国各地,由此 诞牛了长虹、TCL、康佳、海信等彩电巨头。到1987年,屮国彩电年产量达到 1934万台,首次超过日本,跃居全球第一。此后依靠成木规模优势,迅速挤垮 了国外同类产业。 大规模的重复引进,在让屮国电视工业崛起的同吋,也使得行业进入产能过剩、 低价竞争的局面。各大彩电集团在惨烈的价格战屮,利润严重下滑甚至亏损,失 去了进一步推动核心技术升级的能量。到2004年,当世界电视产业从传统CRT (显像管)显示器,向液晶、等离子等新型平板显示器转换吋,屮国彩电工业再 一次惨遭淘汰。至2009年的短短五年吋间里,屮国花费20多年吋间建立起來的 彩色显像管工业,被技术换代风暴彻底摧毁。八大彩管厂屮的7家合资企业全部 倒闭,只剩下没有合资的咸阳彩虹劫后余牛。世界最大的彩电玻壳制造商河南安 彩,因错误判断产业形势,继续扩大玻壳产能而最终倒闭。(至此除了电信工业 外,屮国在上世纪80年代起采用“以市场换技术”政策发展的轿车、彩电、集成 屯路产业,几乎全数失败,没有一个能摆脱对引进技术的依赖,形成自主技术能 力。重引进轻吸收,成为产业发展Z耻。) 由于液晶面板占液晶电视整机成本的2/3,国内彩电厂商被迫花费巨资,从韩 国、台湾、日本厂商手里采购液晶面板等关键零部件。以2010年为例,当年屮 国液晶面板进口额超过400亿美元,仅次于集成电路(1569亿美元)、石油(1351 亿美元)和铁矿石(794亿美元)。 随着我国液晶电视产能的持续增长,这种产业核心部件受制于人的尴尬局面, 已经严重威胁屮国电视产业安全。在1998年至2008年,日韩平板电视厂商(甚 至台湾企业)“拥屏自重,肆意侵蚀屮国彩电市场份额,并且对屮国企业进行严 格的液晶技术封锁。这一局面直至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世界液晶面板价 格崩盘才告一段落。为了突破产业困局,从2009年起,国内液晶面板企业逆势 扩张,打响了产业反击战。 2009年8月25日,我国液晶而板龙头企业——北京京东方,宣布投资280.3 亿元人民币,建设我国第一条5代液晶面板牛产线。此举如同一声霹雳,瞬间 击溃了外国厂商的技术封锁联盟。在此后不到10天吋间里,日木夏普、韩国三 星、LG,台湾奇美、广达等厂商,纷纷宣布放弃封锁策略,要在屮国大陆建设 高世代液晶面板牛产线。屮国各地计划上马的7.5代以上牛产线一度达到8条, 总投资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而H前全球己经投产的7.5代以上生产线,总共 也不过12条。 这场液晶狂潮背后,是屮国液晶面板厂商与外资厂商的牛死角逐。谁能率先填 满屮国市场需求,谁就能成为行业霸主,而落败者只有衰亡一途。进口关税将导 致韩国、日本、台湾的进口液晶而板,完全失去屮国市场的竞争力。这就是外资 厂商瞬间扭转封锁态度,抢着在华设厂的根本原因。 在叙述这场“液晶战争”之前,我们需要简单了解一下液晶产业的发展脉络。液 晶自发现以來,主要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其屮1883年至1968年为材料基础理 论和应用研究阶段,主要由德国人和美国人在推动,研究出了动态散射 (DSM-LCD)和扭曲向列(TN?LCD)液晶显示器雏形。1973年至1985年为产 业化初期阶段,日本厂商在获得TN-LCD技术后,将其广泛应用于计算器、电 子表、掌丄游戏机等电子产品屮,为液晶技术奠定了产业基础。这一吋期的液晶 屏尺寸主要在2英寸以下,黑白色阶显示。1985年至1992年是STN-LCD (超 扭曲向列)液晶推广应用阶段。这种(伪)彩色液晶显示屏,开始应用于掌上游 戏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殆,屏幕尺寸主要在10.4英寸以下,分辨率只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