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鲁大学开放课程之文学理论导论1-26.doc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耶鲁大学开放课程之文学理论导论 第一课 一.理论与方法论的区别: 可以这么说,方法论就是对理论的运用。但是倘若认为理论的每一个方面都可以直接被应用则是不对的。理论有时候仅仅是一种纯粹推测性的东西;是对某事物的一种假说,并不一定需要知道这种事物的确切本质。 就像其他人回复《列西达斯》(Lycidas,弥尔顿的一首诗),《古舟子咏》(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所用的方法那样,我们将对《托尼的拖车》(Tony the Tow Truck)进行回复,以便对应用理论提出一些问题。 二.我们将尽可能仔细地对文学进行定义 如果某种事物导致了文学,那么在其背后一定会有某种权威性,因而我们会问“什么是作者?”同样,如果文学具有某种影响,它一定会对某人产生某种影响,我们则会问“什么是读者?”文学理论与这些问题有关,而将这些问题组织起来则构成了我们教学纲要的主要内容。我们将学到如下内容:文学在某种程度上由语言产生,某种程度上由人类心理产生,或者在某种程度上由社会的,经济的,历史的原因促成。 最后,关于文学理论,人们还会问这样一个问题,“阅读是如何进行的?”也就是说,在我们充分阐释完文本之后,是如何做出结论的;对于我们正在阅读的文本,我们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吗?阅读经验是什么样的?我们如何与文本面对面地交流?倘若我们使用了种种方法之后,文本与我们的距离仍然相隔甚远,我们如何面对它? 想当然地以为,一切事物都源自一个基本观点,但却没有想到,基本观点之间存在某种共性:它们会共享空间,能像自助餐一样,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随意搭配,这些将是我们在这门课里偶尔会做的事情。 三.文学理论与批评历史的关系? 文学批评想当然地认为所是的东西,在文学理论里面是没有的。文学理论与价值判断的问题无关,也与伴随而来到的评价问题无关。文学理论将这些想当然的东西看做是经验的感觉,或者读者的感觉。文学理论关注的是这样一些问题:描述,分析和怀疑。 四.文学理论里有什么新内容? 文学理论是对事物基础的怀疑,大多数情况下,是对文学理论自己本身所做之事的怀疑。为什么在20世纪,对阐释的可能性会有如此大的怀疑?人类历史的概览:怀疑主义起源于现代性(我们现在理解的“现代性”是指启蒙时代以来的“新的”世界体系生成的时代。一种持续进步的、合目的性的、不可逆转的发展的时间观念。)——不要和现代主义弄混淆,是20世纪初期的一种现象,但是现代思想的历史通常起源于笛卡尔,莎士比亚和塞万提斯这一代人。笛卡尔在其《沉思录》里提出了一些关于我们如何认识事物的问题,其中一个关于怀疑的问题是,“也许我不是疯了?”(might I not be crazy?)康德说过:“我们无法认识物自身。”1807年,黑格尔在其《精神现象学》里说,“我们具有‘不愉快的意识’,而它则导致了一种疏远,使得我们远离那些让我们认识的事物。上述人物的观点归纳到一点则是,意识不仅仅与世界疏远,也同自己本身疏远。在马克思看来,两种形式的信仰——对商品价值的信仰与对上帝的信仰是一样的。马克思的观点是,社会、历史和经济因素能够决定我们的思考内容以及我们通常所说的“思想意识”。尼采认为,意识的不真实性在于语言自身的本质。弗洛伊德对意识持有相同的看法,他认为口误——意识的错误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受潜意识的影响。21世纪居于核心地位的则是达尔文思想。越来越强调认知科学,从社会-生物学角度研究文学以及阐释程式,这些都源于达尔文思想。 下节课内容提要: 1.亨利·詹姆斯1903年的《大使》,契诃夫(Chekhov)1904年的《樱桃园》(The Cherry Orchard),《托尼的拖车》 2.简要描述小孩子所看的书是怎么样的? 3.探讨“什么是作者?” 第二课 一.自主性与历史决定论 如果按照这些作家的说法,如马克思,尼采和弗洛伊德等,意识是由隐藏的力量控制或决定的,那么我们如何相信意识的自主性。历史决定论的问题同文学理论的问题一样重要。 20世纪许多思想家开始思考这样一些问题:我们具备自主性这样一种思想的来源是什么?自主性是指我们行动时有一种完整感,而不是像个木偶一样被外力驱使着行动。 在契诃夫的《樱桃园》,有一个有趣的但并非主角的角色,是一个名叫Yepihodov的管家。他所说的话能代表当时的社会环境。在第一页底部,他说,“我是一个有教养的人。我看了许多巨著,但还没有决定我未来的方向以及我想要追求的东西,以便能适当地讲话。”注意这里他对能适当讲话的执着追求。他对书籍具备了一定的知识,觉得自己陷入了那些书本的模式里了——也即人的思想是由语言决定的。 再看詹姆斯的《大使》里的富有魅力的角色史瑞得(Lambert Strether),他是这样一类人,无法忘记自由仅是一种幻觉,是为了让自己从所

文档评论(0)

beifangle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