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兰亭集序》课堂实录.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 语 文 教 案 (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 校: 年 级: 任 课 教 师: 语文教案 / 语文教学宝典 / 教学实录 编订: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第 PAGE 第 PAGE 1 页 第 第 PAGE 2 页 共 NUMPAGES 3 页 《兰亭集序》课堂实录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一、说明课题,介绍作者   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是《兰亭集序》,作者王羲之是晋代人。他是个伟大的书法家,他的真迹现在已没有了,但见过他真迹的唐人说是尽善尽美的。   兰亭在绍兴,风景很美。我记得去桂林,桂林的山水也很美,不会比杭州绍兴的差。但桂林缺少杭绍一带丰厚的人文气息。对山水的景致,观赏者的修养不同,得到的体验也不尽相同。   王羲之所生活的晋代是一个比较纷乱的朝代。王氏家族的势力在当时非常大,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王羲之的祖上有个叫王导的,司马皇帝见到他都必恭必敬的。   现在在国外我们都称自己是汉人、唐人,因为这两个朝代是中国国力最强的朝代。   二、朗读课文   点名两位学生朗读课文。   文言文里的词语有些已经死去了,比如这篇文章里的“修禊”,现在已经不用了。还有一些现在变成了双音词了,如“畅”,现在说“畅快”。   同学们看看书,找出自己不懂的字词来。   现在看黑板上的题目:   或因寄所托 相如因持璧却立 这两句中的“因”有什么不同?   故列叙时人 见其客朱亥,睥睨,故久立与客语 这两句中的“故”有什么不同?   辨析词义,总结:   看句位,辨词性;析用法,比语意。   三、现在我们看看这篇文章的形式,它是一篇骈文。骈文有什么特点呢?我们来看另外一个例子:庾信 《哀江南赋序》:   “孙策以天下问三分,众才一旅;项籍用江东之子弟,人唯八千。遂乃分裂山河,宰割天下。岂有百万义师,一朝卷甲,殳夷斩伐,如草木焉!江淮无涯岸之阻,亭岸无藩篱之固。头会萁敛者,合纵缔交;锄耰棘矜者,因利乘便。将非江表王气,终于三百年乎?”   四、了解文章的意思   我们看一篇文章,要能找到关键的句子,把握关键的意思。   第一段写了什么意思?——乐   第二段写了什么意思?——痛   第三段写了什么意思?——思   这真是乐极生痛,痛定思痛!   面对这么优美的景致,为什么会悲伤呢?这是经历使然,我们到一定的境界才能体会到的。   当时的统治非常严酷,而且朝代更替频繁,朝不保夕。对生命常常有恐惧之感。而且因为朝代更迭,礼乐崩坏,文人们常常用一些极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比如竹林七贤中的阮籍,常常独自驾着牛车在野外乱走一气,走到没有路的时候就趴在地上大哭。有一个年轻的女子死了,素不相识的阮籍就跑到她家里大哭。   当时的文人就用这样的极端的方式来宣泄心里的郁闷。   五、比较阅读:曹操《龟虽寿》   神龟虽寿,猷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比较两个人在相似的境遇中的不同的感情取向。   学生讨论。   王羲之对生命的理解还是很执著的,不是像老庄那样无视生死,麻木不仁。   问题是:是不是所有美好的事物都不可长久?是不是所有美好的事物都终会令人厌倦呢?   王羲之面对优美的山水,心里生发的是对生命的痛感,这就有了壮美。深切的痛感带来壮美。   和曹操的感情流露有什么不同呢?我认为曹操只是在表达自己的而已,而王羲之在第三段里的思考已经超出了自己了,那个时候作者已经不是作者本人,而是一个思考者,超越了痛与悲。   六、比较作品真实与审美意义上的差别:普希金《别离》   当幸福的最后一刻来到时,   当我面对深渊念泪惊醒,   颤抖着,已是最后一次   在你的手上轻轻一吻——   是的,我全记得,我的心在悸动,   但是我压下了难以忍受的悲痛;   我说过:“并非永恒的别离,   如今把全部欢乐带往远方。   而痛苦将淹没在梦幻里,   我们会忘忧,致命的苦闷和忧伤   不会来拜访隐士栖息的幽居。   诗神将前来平息我的忧悒,   我会心宽——安详的

文档评论(0)

134****788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