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云流水一孤僧观苏曼殊悲苦孤独的一生.doc

行云流水一孤僧观苏曼殊悲苦孤独的一生.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3 行云流水一孤僧 ——观苏曼殊悲苦孤独的一生 增城市英才小学 黄丽平 读《过若松町有感示仲兄》罢,百感交集。世间悲苦孤独者,曼殊是也。 曼殊,原名戬,后更名为玄瑛(又名元瑛),字子谷,号曼殊,生于日本横滨。曼殊六岁离开日本,随苏杰生发妻黄氏回沥溪苏家,而后多次东渡日本,或读书,或探母,或谋生,或治病。《过若松町有感示仲兄》是曼殊行于日本街头若松町时有感而发,写予陈独秀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字字句句无不表露出诗人悲苦、孤独、绝望的内心感受,使读者为之悲伤。 一、“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 《诗经·邶风·击鼓》中“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句,是相恋男女交往时立下的誓言。他们相约“生同居,死同穴”,感人肺腑,催人泪下。而曼殊引“死生契阔”,化作“契阔生死君莫问”,悲凉感跃然纸上。曼殊虽剃度为僧,但未脱红尘,依旧多情。多情曼殊,异乡独行,怎不会寂寞,怎不会祈盼一红颜相伴左右,誓天涯?中华女子众,曼殊就难觅一红颜吗?不是的。曼殊好吃花酒,与众多风尘女子相识、相知,花雪梅、张娟娟等堪称曼殊的红颜知己。但曼殊总是“还卿一钵无情泪”,只因“恨不相逢未剃时”。恋红尘与遁空门是不可共存的两方面,但却共存于曼殊心中,因此亦僧亦俗的曼殊比僧人痛苦、比俗人孤独。 曼殊的一生很短,仅三十五年。而短短三十五载,曼殊居无定所,常在路途。 曼殊以“行云流水一孤僧”自称,恰到好处。曼殊生于日本横滨;六岁随嫡母黄氏返沥溪老家;十三岁随姑母彩屏至上海;十五岁随表兄林紫垣赴日本横滨、后与同学至东京;二十岁归国,并奔波于上海、苏州、香港、惠州等地;二十一岁返香港,重至上海,而后周历暹罗、锡兰等地,归国后至长沙;二十二岁至三十五岁年间,曼殊先后至国内外多地,至死才停下行走的脚步。曼殊的生活,就像“行云流水”那般,漂浮不定。曼殊的“出走”,缘何?谋生是其一,其二或因“孤”而“行云流水”。生于特殊时代背景下,身上流着一半日本人血液的曼殊,虽为男丁,但在苏家却得不到应有的宠爱,反屡遭虐待。悲惨的童年生活给曼殊留下了至深至痛的阴影,致使他十三岁离家后就再也没重返过。不幸的家庭生活,养成了曼殊孤僻的性格,孤独感伴随着他的一生。他始终未停下脚步,或因无事可排解孤独,唯有寄希望于奔波劳碌。 曼殊的众多诗歌中皆出现“孤”字,“孤灯引梦记朦胧”(《孤灯》)、“玉砌孤行夜有声”(《有怀·之一》)、“孤愤酸情欲语谁”(《有怀·之三》)等皆反映了曼殊孑身一人、孤独感强烈的现实。曼殊“一孤僧”的形象也多见于他的小说、画作中。曼殊的自传体小说《断鸿零雁记》将他这种孤独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曼殊曾寄赠一幅僧人观瀑画予陈去病。细观此画,除了悟得禅性外,更有僧人的孤寂。 二、“无端狂笑无端哭,纵有欢肠已似冰” .曼殊一生抑郁、悲苦,不苟言笑。“狂笑”几乎并无可能。此处“无端狂笑无端哭”或可理解为曼殊情绪失控,压抑多时的孤独感、悲凉感难以抑制,借“狂笑”及“哭”来发泄。通过“纵有欢肠已似冰”句,更可对他当时的情绪窥知一二。 曼殊自小体质甚弱,辗转各地间偶会染上风寒,后期更是肠疾严重,实为多病之躯。由“肠已似冰”可推测,当时曼殊肠疾已相当严重。在疾病缠身的情况下,“狂笑”绝非易事。鉴于曼殊是个内敛、多愁善感的人,这更不可能“狂笑”。所以只能说作诗时,曼殊正处于精神崩溃状态下。由此观之,曼殊集身世不幸、生活窘困、体弱多病等诸多不幸因素于一身,实为世间可悲可怜之人。 曼殊有贪吃的癖好,在身患严重肠疾、手头极其拮据的情况下,依然暴饮暴食、不节制。章太炎在《曼殊遗画弁言》中记载了曼殊在日本贪吃的情形:“数以贫困,从人乞贷,得银数版即治食,食已银亦尽。尝在日本,一日饮冰五六斤,比晚不能动,人以为死,视之犹有气。明日复饮冰如故。”晏殊的贪吃程度可真谓吓人。关于曼殊贪吃的事迹,他的朋友皆有耳闻,记录也众多。曼殊后期肠疾愈发严重,大概就因为他暴饮暴食的恶习吧! 而为何曼殊那么钟情于吃呢?不顾肠疾而吃到底,绝非享受美食。莫非他是通过暴饮暴食来舒缓内心的苦闷?不无这样的可能。现在尚有人借吃来宣泄不良情绪。更何况有一则关于曼殊的记载可供参考。有记载,曼殊好宴请,每次请客必邀众多客人,其中也有许多曼殊所不认识的人。他认为宴请,就应该人多,这样才欢快。由此可见,曼殊宴客,为人而不为食。贪吃或许也跟宴请出于同一目的:为摆脱孤独、为无法排解的苦闷寻找一个出口吧。 而作此诗阶段的曼殊正处于“纵有欢肠已似冰”状况下,连“吃”的排解方式都实施不得,可见曼殊内心的苦闷、孤独、沮丧愈加强烈。 三、汝是人间惆怅客, 吾知君何事泪纵横 读曼殊毕,化纳兰容若《浣溪沙·残雪凝辉冷画屏》中的“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句为“汝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