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教学设计(15篇).docx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2 《春》教学设计(15篇) 《春》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春》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春》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这首《武陵春》为作者中年孀居后所作,这时她因金人南下,几经丧乱,志同道合的丈夫赵明诚早已逝世,自己只身流落金华,眼前所见的是一年一度的春景,睹物思人,借暮春之景,写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全词语言优美,意境,有言尽而意不尽之美。这首词以第一人称的口吻,用深沉忧郁的旋律,塑造了一个孤苦凄凉环中流荡无依的才女形象。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不少诗词,也对诗词有了一定的认识,加之他们的思想正在走向成熟的过度时期,因此对爱、恨、情、仇的文章感兴趣,因此通过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反复朗读,感受作者之愁;其次,之前已经学习的词的有关篇章,所以对词的理解上要来的比较快;再次,学生的文学感受力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在具体表达上还是有一定的欠缺,所以通过运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更好的表现愁绪,使得学生更好掌握表达感情的手法的多样。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让学会抓住意象欣赏诗词。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品味词的意境与语言。 教学难点: 鉴赏词作的意境。 2、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创作风格。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复习词的有关知识。 2、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及创作背景。 二、教学新课: 1、师范读课文,生自读,注意词的感情基调及节奏。 2、合作探究: (1)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用散文化的语言说出本词创设的意境。 (2)在《望江南》中,主人公是“梳洗罢”,而词中作者却“日晚倦梳头”,从中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心态? (3)“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词说明了什么? (4)本词的作者是如何抒发感情的? 学生合作学习10分钟,教师个别进行辅导,然后集体交流。 3、重点解读: 鉴赏这首词美在哪里? 学生自主考虑,寻找“美点”,集体交流。 4、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搜集古人写“愁”的句子。 三、总结:这首词与《望江南》有什么相同之处。 学生可各抒己见,教师总结。 四、类文阅读:李清照的《醉花阴》。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这两首词。 2、练习第一二题。 板书设计 武陵春——愁国破家亡之恨 丈夫痛死之苦船载不动(夸张、比喻) 文物散失之痛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1、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到位?有多少还存在差距(小组做统计)2、与时代背景联系,作者的愁表现在几个方面能否回答完全或者更多(小组统计有多少能回答完整)3、作者运用的哪些方法来表现这种愁(小组统计有多少能回答完整)4、通过统计结果由小组内部消化不完整原因是什么,并相互交流,做出总结。 教学反思九年级学生已经对词这个概念掌握比较到位,对词所表现的思想内涵了解比较透彻,通过作者时代背景及作者自身的了解,更能看出当时的社会给作者造成的痛苦学生通过积极探讨表现出对当时代发生这种现象在一个女人身上的体现的愁,意境的挖掘比较深入,能深切感受到作者的痛和悲。基本能掌握本课所要传达的思想内容。但是个别学生不能很好的联系时代背景看问题,思想比较单一,只能通过字里行间感觉到作者的悲愁无法完全掌握作者为什么出现这种心境,通过老师的指点后才能疏通,但是对时代背景还是有很大不解。这个也许与我们现时代大环境较之作者生活的时代不同的空间差异造成的,所以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吃力,因此觉得在授课当中因为时间关系,没有很好的把社会时代风貌特点贯穿给学生,因此引起学生极大的困惑,所以在今后讲授诗词的过程中应该都传授点当时社会时代背景的特点及知识,这样学生理解诗词也许会更加顺手。 《春》教学设计2 【课前预习】 1.学生在课外认真正确地朗读诗词。 2.有条件的从网上查阅有关作者生活和创作的资料。 3.体会每首诗词的情感。 【相关课程标准】 1.诵读古代诗词,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

文档评论(0)

test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