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泌尿系感染诊断治疗指南
目录
第一篇 指南制定的背景、目的与方法 1指南的目的与必要性 2指南 制定的方法3说明第二篇总论1基本定义2分类3流行病学4 致病菌与发病机制 5细菌耐药性6诊断7鉴别诊断8治疗9预后 第三篇个论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
单纯性尿路感染复杂性尿路感染导管相关的尿路感染泌尿外科脓毒
血症
第四篇 泌尿外科抗菌药物应用相关指南 第一部分 特殊情况下的抗菌 药物应用第二部分泌尿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 第五篇泌尿系 感染的随访、预防和患者教育
第一篇 指南制定的背景、目的与方法
一、指南的目的与必要性	目前国内泌尿外科医师在泌尿系统感染性疾
病及抗菌药物应用方面研究较 少,在临床抗菌药物使用方面缺乏明确 的指导,同时由于泌尿外科各类导管的普	遍使用、内腔镜操作的增加
等,使得相关的感染性疾病发生率增加,而在治疗方	面却存在诸多的
问题,因此有必要制定相关指南以提高泌尿外科医师对泌尿系统	感染
性疾病的诊疗水平,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发展并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和有 效,以期达到中国泌尿外科医师对泌尿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诊疗和抗菌 药物应用规范 化的目的。 二、指南制定的方法 由于泌尿系感染几乎 涵盖临床各个科室,而且涉及到抗菌药物使用问题,所	以我们在制定
过程中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与方法,检索了国内外大量文献(以近	五
年的文献为主),经过反复讨论,并与相关学科的专家进行了深入的 交流以确保指南的准确性。在我们的文献评判过程中,根据以下标准 判断具体文献的可信度:| Meta分析和随机对照研究II非随机对照的 临床研究或实验性研究 川非实验性研究:比较研究、相关调查和病例 报告IV专家委员会报告或临床权威人士的经验	推荐意见的定义:推
荐 已经被临床验证,并且得到广泛认可的内容	可选择 在部分患者得
到了临床验证 不推荐 尚未得到临床验证 三、说明 本指南的适用范围 为成人的泌尿系统非特异性感染性疾病。在指南的制定	中,我们没有
包括泌尿系结核、泌尿系统特异性感染(寄生虫、真菌感染等)	、性
传播疾病、生殖系统感染、肾移植相关的感染、小儿泌尿系感染。
第二篇总论
意义的细菌尿”来表示尿路感染。	3.无症状菌尿:患者无尿路感
染症状,但中段尿培养连续两次(同一菌株)	,5尿细菌数>10菌落
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 units , CFU)/mL尿中白细胞 计 数>10/mm3[2]。4.脓尿:尿中存在白细胞(WBC,通常表示感染和尿 路上皮对细菌入侵的炎症 应答[1]。国内通常使用脓细胞(炎症时白细 胞发生变异或已残废其外形变得	不规则,结构不清,称为脓细胞)来
定义,实际上尿标本室温久置后,因	PH值、渗透压等改变,白细胞也
可产生退行性变,难与脓细胞区别,所以白细	胞和脓细胞在尿中出现
其临床意义相同。正常人尿中允许出现少量白细胞或	(和)脓细胞,
尿沉渣显微镜检查,女性尿离心沉渣镜检	WBC<5个/高倍视 野(HP
为正常,男性 WBCV1-2个/HP为正常[2]。二、分类尿路感染按感染 部位可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	由于泌尿系统和男性生殖系统
在解剖上是相通的管道系统,	发生感染时临床 上常难以明确区分,按
感染发生的主要症状分类的方法对临床治疗的指导价值更	大。可分为
以下几类:单纯性尿路感染(单纯下尿路感染和单纯上尿路感染)	复
杂性尿路感染(包括导管相关的感染等)尿脓毒血症男性生殖系统感 染:前列腺炎、附睾炎、睾丸炎、精囊炎等(不在本指南中)	三、流
行病学 尿路感染是仅次于呼吸道及消化道的感染性疾病。在美国,每 年因尿路感染 就诊的门诊患者超过七百万,	住院患者约一百万[3],而
尿路感染致休克而死亡者 在所有因感染致死者中居第3 位[4];在我国尿路感染约占院内感染的
20.8-31.7%[5 , 6]。尿路感染是人类健康所面临的最严重的威胁之一。 四、致病菌与发病机制临床常见感染性疾病的致病病原微生物包括病 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四种,	其中细菌为原核细胞微生物,	按革
兰氏染色分为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革兰氏阴性细	菌,再按细菌的球状和
杆状形态分为革兰氏阳性球菌、革兰氏阳性杆菌、革兰氏	阴性球菌和
革兰氏阴性杆菌四大类。	革兰氏阳性球菌常见致病菌有微球菌科葡萄
球菌属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科链球菌属的溶血性链球菌、肠球菌 属的粪肠 球菌等;革兰氏阳性杆菌常见的致病菌有厌氧杆菌梭菌属的 破伤风杆菌等以及需 氧的棒状杆菌属白喉棒状杆菌、分枝杆菌属的结 核分枝杆菌等;革兰氏阴性球菌 常见的有奈瑟菌科奈瑟菌属的淋病奈 瑟菌和脑膜炎奈瑟菌; 革兰氏阴性杆菌常见 的有肠杆菌科埃希菌属的 大肠埃希菌(即大肠杆菌)、假单胞菌属的铜绿假单胞 菌以及克雷白 菌属的肺炎克雷白杆菌等。另外原核细胞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