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商报小说选》看《零售商菲化案》.docxVIP

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商报小说选》看《零售商菲化案》.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商报小说选》看《零售商菲化案》 菲律宾人民经过长期反殖民战争与反侵略战争以后,终于使自己的国家于1946年7月4日获得了独立。此后,菲律宾民族主义明显增强,国会提出了“菲人第一”的口号,开始追寻经济自主。然而,由于其时仍在美国控制之下,加上不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以及国际形势的变化,使得菲律宾政府制定出一些错误的政策,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排华浪潮,导致经济凋敝,困难加重,也使广大华侨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其中尤以1954年颁布的《零售商菲化案》为甚。 一 早在1905年,菲律宾就发起过一场“亚里华洛”运动,鼓动菲律宾人开设零售店,提倡菲人光顾菲人所开设的零售店。①自1934年7月到1935年2月的菲国制宪大会上,立宪代表阿兰尼沓在其所属的工商委员会中提出,要把零售菲化明定为宪法条文,但因罗哈斯等人的反对而未果。后又数度有人提出这一议案,但均因种种原因未获通过。 1954年5月19日,菲律宾国会在最后一场会议中通过了这一议案,并于同年6月19日获前已故总统麦狮狮签署,成为菲律宾共和国第1180号法律,这就是上述《零售商菲化案》。②其主要内容:(1)零售商营业执照,不发给外侨;(2)所有现在已经营零售业的外侨,限于五年内,清算结束;(3)在菲国独立过渡时期,美国人和菲律宾人,得享受同等待遇。③虽然此处所提到的对象是“外侨”,但众所周知,菲律宾最多的“外侨”就是华侨,约占全国人口的2%,现有140多万人(按:但现在已大多数加入菲律宾国籍),其中80%以上的祖籍在福建④(另有一说,福建籍华侨华人约占菲华总人口的90%⑤),而晋江华侨又占大多数。因此,此菲化案主要是针对华侨的。正如菲华诗人杨虚白在《有感通过零售业菲化案呈臧启芳(二首)》中所云:“莫道行人多泄沓,可堪逐客太分明。”⑥果然,《零售商菲化案》影响了华侨世代经营的很多传统行业,尤其是那些华侨最普遍开设于街头巷尾、售卖各种日用品的“菜仔店”⑦更是首当其冲。福建主要侨乡之一的石狮(按:即建市前的石狮镇,其时属晋江县)在20世纪50年代,“华侨是以零售商贩(占百分之四五十)及劳工(占百分之三四十)为主体的。……实施《零售商菲化案》后,菲农村多如牛毛的石狮人开的“菜仔店”渐被淘汰,只有入菲籍或与菲妇同居换菲妇作经纪人的才继续经营。”⑧据统计,1954年全菲华侨经营的各种零售商店共*****家,自实施《零售商菲化案》后,至1964年仅剩*****家。⑨ 那么,这停业的9718家零售商店(按:即菜仔店)的华侨遭遇了怎样的艰难曲折与沉重打击,其真实的具体情况我们现在已经无从知悉。然而,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商报小说选》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其时的一些影子。 二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商报小说选》(以下或简称《商报小说选》)是“菲华丛书”之一。此处之“商报”是原《华侨商报》⑩之简称。据悉,“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菲华文坛,特别是短篇小说,盛极一时”,仅《华侨商报》的“华侨周刊”就发表了大量中、短篇小说,并于1954—1957年先后汇编出版了四辑《商报小说集》(按:分别出版于1954年4月、1954年12月、1955年12月、1957年12月)。然而,随着数十年岁月的流逝,至20世纪末21世纪初,该小说集已经绝版。因此,于以同基金会才于2021年出版了四辑《商报小说集》的合订本,并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商报小说选》名之,才使我们今天能够阅读到其时的这些作品。 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唯一源泉。文学创作,就是作家(或作者)的心灵受到社会现实的触动而爆发出来的一种愿望与冲动并行之于文字的结果。由于20 世纪50年代是菲律宾“华裔族群史上最彷徨苦闷的动荡年代”,这种现实状况就在菲华作家(或作者)的笔下得到了体现。如上所述,《零售商菲化案》实施后,迫使近万家的华侨零售商店倒闭。这些倒闭商店的小商人就只好另谋生路;有的一时未有着落,生活拮据,被迫流离失所,陷于艰难困苦的窘境之中;有的甚至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这种现实情况当然不能不使某些菲华作家(或作者)有所触动,因而在《商报小说选》中也有所表现。 《零售商菲化案》获国会通过、总统批准而开始实施以后,菲华社会无异于发生了一次强烈的政治地震。整个菲华社会人人忧心如焚、惶惶不可终日,即使是病人也不例外。徐湜在小说《危在旦夕》中,就是通过惠民前往探望经营着菜仔店、现又卧病在床的病人永叔的细致描述,生动地为我们刻画了这样一个在病中而又忧虑着菲华前途的人物形象。永叔患了严重的肺病,生命已危在旦夕。当惠民走到病床前坐下来、刚要询问永叔的病情时,他即很用力地说:“别谈这些。零售商菲化案批准了,我该如何是好呵!”可见他对该案的实施是多么地担心啊!他家庭生活本来就很困难(其女儿阿秀因未能申请到半费而不得不停学),如果

文档评论(0)

w132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