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机类-PPT精品.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机械设计》 《机械设计》 复习要点 一、稳定循环变应力 ◆ 对称循环变应力 ◆ 主要参数 最大应力 最小应力 应力幅 平均应力 循环特征 ◆ 脉动循环变应力 ◆ 静应力 r =-1 r =0 r =+1 变应力既可由变载产生,也可由静载产生! 第二章 机械设计中的强度问题 脆性材料: 塑性材料: 静应力作用下的极限应力: 二、静应力作用下的强度问题 — 材料的强度极限 — 材料的屈服极限 三、稳定循环变应力作用下的强度问题 变应力作用下的主要失效:疲劳断裂 变应力作用下零件的极限应力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 ◆ 材料的性能 ◆ 应力的循环次数N ◆ 应力的循环特征r ◆ 零件的表面状态 ◆ 零件的大小 一般情况下,r越小,N越大,零件越容易损坏 1) 不同循环次数N 时的疲劳极限计算 2) 不同循环特征r 时的疲劳极限计算 寿命曲线( sr、 srN 、 N0 ) 材料的简化极限应力图是如何作出来的?如何求极限应力? sa o B 45o A D 45o ao A( ) 0, s-1 B( ) , s0 2 s0 2 G( ) ,0 ss 3) 稳定循环变应力作用时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 需考虑应力集中、绝对尺寸和表面状态 一、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 二、齿轮材料及热处理 轮齿折断、齿面点蚀、胶合、磨损、塑性变形 闭式软齿面: 按接触疲劳强度设计,校核弯曲疲劳强度 闭式硬齿面: 按弯曲疲劳强度设计,校核接触疲劳强度 开式齿轮 : 按弯曲疲劳强度设计,模数增大10%~20% 锻钢、铸钢、铸铁、有色金属、非金属材料 硬齿面:淬火 软齿面:小轮 调质 大轮 正火 HBS1=HBS2+(30~50) 第三章 齿轮传动设计 三、直齿圆柱、斜齿圆柱及锥齿轮的受力分析 径向力Fr、圆周力Ft、轴向力Fa方向的判断 注意:下标要写出来;力的作用点应画在在啮合点 四、圆柱齿轮的强度计算 ◆ 接触应力与接触强度 ◆ 弯曲应力与弯曲强度 ◆ 齿形系数YFa ◆ 如何提高齿面接触疲劳强度? ◆ 如何提高轮齿弯曲疲劳强度? 与模数m无关,与齿数z与变位系数x有关 五、齿轮设计中有关参数的选择原则 ◆ 齿数 z ◆ 齿宽系数yd、yR ◆ 分度圆螺旋角b 闭式软齿面 z1=20~40 闭式硬齿面、开式、铸铁 z2=17~25 与齿面硬度、齿轮布置方式有关 斜齿圆柱齿轮:b = 10°~25° 人字圆柱齿轮:b = 25°~40° ◆ 圆柱齿轮:b1 = b2+(5~10)mm 一、蜗杆传动的特点 从运动关系看,蜗杆传动相当于螺母与螺杆传动 在中间平面内,相当于斜齿条与斜齿轮的啮合 传动比大、传动平稳、噪声低、能自锁、发热大、效率低、用有色金属作材料,成本高 二、蜗杆传动正确啮合条件 蜗杆轴向模数、压力角 = 蜗轮端面模数、压力角 蜗杆导程角 = 蜗轮螺旋角, 且旋向一致 第四章 蜗杆传动设计 三、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 ◆ 模数m和压力角a ◆ 蜗杆分度圆直径d1和直径系数q 直径系数 ◆ 蜗杆分度圆柱导程角g 蜗杆头数 1 实现大传动比或要求自锁 z1 = 2、4 要求效率 ◆ 传动比 i 传动比 蜗杆分度圆直径d1为什么为标准值? 便于刀具的标准化,减少刀具数量 5、相对滑动速度 齿间的 摩擦发热 6、变位系数 凑中心距符合标准值 凑传动比符合推荐值 (中心距保持不变) 胶合、疲劳点蚀,齿数多时容易发生轮齿折断 四、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 失效通常发生在蜗轮上,因其材料强度通常较弱 一般情况下,按接触疲劳强度设计,z280时才校核弯曲强度,连续工作时还应进行热平衡计算 五、材料及热处理 碳素钢 合金钢 调质 蜗杆: 淬火 蜗轮: 灰铸铁 铝铁青铜 铸锡磷青铜 六、普通圆柱蜗杆传动受力分析 七、蜗杆传动的效率和热平衡计算 ◆ 提高效率的途径 ◆ 效率 ◆ 热平衡计算的目的 一、带的受力分析 初拉力、紧边、松边 极限摩擦力: 发生位置:紧边绕上小带轮处 摩擦系数 包角 初拉力 如何提高带的承载能力? 二、带的应力分析 拉应力s、离心拉应力sc、弯曲应力sb 最大应力:smax=s1+sc+sb1 第五章 挠性传动设计 三、带的弹性滑动和打滑 弹性滑动产生的原因: 打滑是可以避免的 弹性滑动不可避免 四、带传动的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 五、带传动设计时一些问题 参数选择原则:dd1、v、a、a、i、F0、z 带两边拉力不等 弹有弹性 打 滑产生

文档评论(0)

小苏老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